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诗句】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译文】
小道两旁种满了桃花,阳光透过绿荫斑驳陆离。
是非成败不入耳,世间的名与利我早已置之度外。
竹笋破土而出,正好挡在门前;白云飘然归来,半个身藏在树林之中。
何必去倾听那些琴瑟和鸣的丝竹声乐呢?大自然的声音才是最纯净、最悠扬的清音。

【注释】

  • 小径:小路。
  • 小桃:指桃树。
  • 红光:指桃花盛开时发出的红色光芒。
  • 翠阴:翠绿的树阴,形容树木茂盛。
  • 是非:对错、好坏。
  • 耳:听觉器官,这里指听取声音的能力。
  • 名利:名誉和利益。
  • 笋迸:竹笋冒出地面的景象。
  • 云归:云朵飘回山间的景象。
  • 当户:挡住门口的意思,此处形容竹子或树枝长到门口。
  • 半在林:一半落在树林中。
  •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泛指音乐。
  • 山水:自然景观。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小径小桃深”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小径两旁生长着茂盛的桃花,阳光穿透树荫,形成斑驳陆离的景象。第二句“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纷扰,不被名利所累的高洁情怀。第三、四句通过描绘竹笋和云彩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最后两句“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喧嚣的愿望,认为大自然才是最美妙的音乐。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思想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