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窠双燕。

曾见。双蛾浅。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试凭他、流水寄情,潮红不到春更远。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蘼院。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锁窗寒·春思
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窠双燕。
曾见。双蛾浅。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试凭他、流水寄情,潮红不到春更远。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蘼院。

译文如下:

锁窗寒·春思
趁着酒意赏着梨花,催促着写诗吟咏着柳絮,整间屋子充满了春天的忧愁。细细的春雨飘洒下来,洗净了满阶的芬芳花瓣。数一数东风吹来的二十四番节令,多少次误了我们一起去西园赏花的雅集。看到小帘子上的朱户,我想起了曾经的燕子,它们在旧巢中双双对对。

曾经见过一对双燕,它们的羽毛颜色很淡。自从分别之后,它们很可能已经忘记了曾经的家。我在花园的花荫下追打着蝴蝶,害怕看见那把曾经用来题诗的团扇。试着让它随着流水飘去寄托我的情思吧,但是那潮红的色彩似乎离春天越来越远了。只是我无聊到了极点,生病喝酒却感到厌恶,夜晚独自坐在荼蘼院里。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里的孤独和愁绪。作者通过观察春雨过后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的爱人的怀念之情。他用“春怨”一词概括了整个春天的情感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词中的“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三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述,传达了词人内心的忧郁和失落。春天本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但是词人的眼中却只有孤独和寂寞。这种对比强烈的情绪,使得整首词都弥漫着一种哀婉的气息。

接下来的“识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窠双燕。”一句,则更加深入地探讨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他看着小帘上朱红色的门扉,想起了曾经的伴侣们,他们曾在这个门扉下双宿双飞,如今却只能各自离去。这里的“旧窠”是指旧时的巢穴,而“双燕”则代表着过去的美好时光。词人通过对这两个词汇的运用,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两句“曾见双蛾浅。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无奈进行的进一步描绘。词人看到了曾经的双燕在花荫中扑动翅膀,但是他却不敢去看,因为他害怕看到那双曾经陪伴他度过无数美好时光的眼睛。同时,他也担心那把曾经用来题诗的团扇,因为那上面可能还留有他的思念和情感的痕迹。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