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冷乌啼,枫江落月,惹人离绪。
红阑在否。
系取客情无数。
倚蓬窗、路长梦寒,带霜晓角催柔橹。
问酒醒今夕,渔灯愁对,倦游心苦。
何处。
钟声度。
听暗诉兴亡,夜阑一杵。
王孙旧墅。
又感空庭花雨。
忍重寻、荒庑断碑,几行字蚀苔绣古。
最伤心、半四枯僧,艳说斜阳侣。
诗句解析:
1. 锁窗寒 - 寒山寺
这是一首描绘寒山寺夜景和离愁别绪的诗。”锁窗寒”字面意义是寒冷的夜晚,但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心境的寒冷和寂寞。”寒山寺”则直接指明了地点,是中国佛教名胜之一,位于苏州市西郊。
译文:
寒山寺,夜色沉沉,冷风中乌鸦啼叫声声,枫江边的月亮落下,增添了离别的情绪。
注释:
- 寒山寺:位于江苏苏州,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以其历史悠久和古迹众多著称。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观(乌啼、落月)来表达夜晚的静寂和孤独,同时也暗含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旧。
第二句:
2. 露冷乌啼,枫江落月,惹人离绪
这一句继续渲染氛围,突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露冷”暗示天气寒冷;”乌啼”则是乌鸦的啼叫,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凄凉和悲伤;而”枫江落月”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清冷景象。
译文:
冷露沾湿了树叶,乌鸦在寒风中啼鸣,枫江边挂着一轮落月,这些都让人感到深深的离愁。
注释:
- 露冷: 表示夜晚的气温较低,露水冷冽。
- 乌啼:乌鸦的啼叫,常用于表达悲凉之情。
- 枫江:即枫林中的江河,此处指代特定的自然景观。
- 落月:意味着明月从天空中消失,给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感觉。
赏析:
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因季节变化和环境变迁而产生的孤独和忧郁情绪。
第三句:
3. 红阑在否,系取客情无数
这句诗转而关注于人的情感和行动。”红阑”通常指的是红色的栏杆,这里可能是一个建筑的一部分。”系取客情无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客人的情感,但却无计可施。
译文:
红栏杆是否还存在?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客人无数。
注释:
- 红阑:红色栏杆,可能是指古代建筑中的装饰性栏杆。
- 客情:客人的情感或思念。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表现出他对这种情感无法控制的无奈与悲哀。
第四句:
4. 倚蓬窗、路长梦寒,带霜晓角催柔橹
诗人转移到了具体的物理空间——一个用蓬草编织的窗户旁。这里,诗人不仅描述了物理环境,也通过“路长梦寒”和“带霜晓角”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旅途的艰辛。”催柔橹”则形象地描绘了橹桨被晨霜打湿后发出的声响,增加了场景的寒冷感和紧迫感。
译文:
站在蓬窗前,路途遥远如梦般寒冷,清晨的霜雾中,柔和的橹桨声催促着我前行。
注释:
- 蓬窗:用蓬草编织成的窗户。
- 路长梦寒:比喻路途遥远且令人感到寒冷。
- 带霜晓角:早晨霜气中的声音,如橹桨被露水打湿后发出的声音。
- 柔橹:柔软的橹桨,用于划船。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物理环境和声音的描述,营造了一个既现实又具有诗意的旅行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旅行中孤独和寒冷感受的深刻体验。
第五句及第六句:
5. 问酒醒今夕,渔灯愁对,倦游心苦
诗人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当前状态的反思和哀愁。”问酒醒今夕”可能意味着他饮酒以解忧愁,然而酒醒之后仍感到迷茫和苦闷。”渔灯愁对”描绘了他面对渔火时的愁思。”倦游心苦”则直接表达了他厌倦旅行的生活。
译文:
今晚酒醒后,我对着渔灯发愁,因为旅途劳顿而感到疲惫和痛苦。
注释:
- 问酒醒:饮酒试图清醒心情,但酒醒后反而更加迷茫。
- 渔灯愁对:在渔火下独自面对,感受到孤独和忧郁。
- 倦游心苦:厌倦了旅行的生活,内心充满痛苦。
赏析:
此句深化了诗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内心挣扎和情感困境,以及他对现状的真实感受。
第七句:
6. 钟声度,听暗诉兴亡,夜阑一杵
最后一句,诗人将视角拉回到现实中,注意到了周围的环境声音——远处传来的钟声。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夜阑一杵”则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和生活的艰辛。
译文:
钟声穿过寂静的夜空,似乎在诉说着国家的兴衰更替,夜色已深,唯有一杵敲击的声音在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
注释:
- 夜阑一杵:深夜时分,只有一杵钟声,显得格外响亮与凄凉。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钟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宁静夜晚中孤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