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湿春芜,蛛萦绣幕,悄无人影。玉钗断后,曲曲画阑谁凭。怕红丝、系来双燕,呢喃还向珠帘等。纵宝衣施尽,缕金裙在,泪花犹剩。厮映。
生悲哽。记皂策煎成,鸾胶未冷。彩云一片,又苦斜风吹瞑。步瑶台、姊妺肩随,茫茫那知长夜永。问何时环佩珊然,飞下蓬莱顶。
【译文】
春日的庭院,苔藓斑驳。院中蛛网缠绕着绣花的帷幕,空无一人。玉钗断了,画栏也无人凭依。恐怕红丝线拴住双燕,它们还向珠帘呢喃细语。纵然华丽的衣服都施舍出去,缕金裙子还在,但是眼泪仍然未干。
独自对照着镜子,悲怆哽咽。记得那时皂色鞭子煎得焦黑,连鸾胶还没有冷却。彩云一片,又被斜风卷起吹散。在瑶台上,姊妹们肩靠肩走在一起,但茫茫长夜不知何时结束。我什么时候才能戴上那环佩珊然,飞下蓬莱仙顶,去到天上?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梁大司农是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萧统。萧统有《同故国诸彦伤王融丧》诗,可见他是因哀悼王融之死而作的悼亡词。
第一句“苔湿春芜”,写庭院环境。苔藓斑驳的春日庭院,给人以凄清、荒凉之感。“蛛萦绣幕”一句,写室内景象。蛛网绕缠着精美的刺绣屏风,暗示出主人公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悄无人影”,进一步突出了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情。第二句“玉钗断后”一句,承上启下,既点明了“苔湿”、“蛛萦”等景物都是主人公亲手布置的,又表明主人公已经死去多时了。接着两句“曲曲画阑谁凭”,描写主人公生前与情人幽会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两人情深意切,而且写出了当时环境的幽静和两人幽会的时间之长。“怕红丝、系来双燕,呢喃还向珠帘等”几句,写燕子双双飞回,依恋地向珠帘低语,暗示出人世间还有思念的人儿。
过片三句“纵宝衣施尽,缕金裙在,泪花犹剩”,是说尽管将最珍贵的衣物全都施舍出去了,但那些华丽的裙裤依然存在,然而自己的眼泪却依旧没有流完。这一句是说,自己生前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是多么地痴情啊!
最后两句“厮映。生悲哽。记皂策煎成,鸾胶未冷”,是说自己死后,与情人相见的情景。皂色鞭已煎焦,鸾胶还未冷却,说明两人相约永别的时刻是极其痛苦的。“彩云一片,又苦斜风吹瞑”,是说天空飘荡着彩云,但斜风阵阵,又使人难以入睡。这一句是说,自己死后,与情人的相见是何等的悲苦和难堪。最后两句“步瑶台、姊妺肩随,茫茫那知长夜永”是说,自己死后,姐妹们肩并肩地走着,但她们并不知道自己长夜难熬的痛苦。最后两句是说,自己死后,姐妹们还不知道自己痛苦到了极点。
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才华和情感的丰富深沉。全词以“锁窗寒”为题,既是实景的描绘,又是感情的抒发。词的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骚客那种感物伤怀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