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吴山,记梅子黄时,几多烟雨。载酒西泠,千顷嫩荷澄暑。沉醉失却湖光,似梦里、断云飞絮。叹软尘十载遮留,翻送故人游去。
一枝柔橹穿花路。淡空明、个侬眉妩。檀栾金碧天然丽,都在晚霞红处。试问堤畔垂杨,尚否、青青如故。遇禅灯老衲,还为我,殷勤语。
玲珑四犯送杞园游西湖
三月吴山,记梅子黄时,几多烟雨。载酒西泠,千顷嫩荷澄暑。沉醉失却湖光,似梦里、断云飞絮。叹软尘十载遮留,翻送故人游去。
一枝柔橹穿花路。淡空明、个侬眉妩。檀栾金碧天然丽,都在晚霞红处。试问堤畔垂杨,尚否、青青如故。遇禅灯老衲,还为我,殷勤语。
注释:
- 玲珑四犯:词牌名,又名《玲珑玉漏》、《玲珑三犯》。此词为咏物词。
- 三月吴山:在杭州的吴山上。
- 记梅子黄时:指梅子黄熟之时,即农历五月初。
- 载酒西泠:载着美酒到西湖边。
- 千顷嫩荷:指西湖边的一大片荷叶。
- 沉醉失却湖光:指喝醉了酒,失去了对湖光的欣赏。
- 梦里、断云飞絮:指梦中的景象,像断云中的飞絮一样飘渺不定。
- 软尘十载遮留:形容十年来,被尘土覆盖,难以前行。
- 翻送故人游去:意思是说,这十年来,我无法陪伴你一起游览西湖。
- 一枝柔橹:指的是一支柔软的船桨。
- 穿花路:穿行在花路上。
- 淡空明:形容景色清新、明朗。
- 个侬眉妩:指我的眉眼之间充满了妩媚。
- 檀栾金碧:形容颜色明亮而艳丽。
- 晚霞红处:傍晚时分,天空中的晚霞红彤彤的。
- 堤畔垂杨:指西湖边堤岸上垂柳。
- 尚否、青青如故:是否仍然保持着翠绿的颜色?
- 遇禅灯老衲:遇到了一位禅宗僧人。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写的是作者与好友游西湖的情景。全词以“玲珑四犯”为词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风光和作者内心的感慨。
首句“三月吴山,记梅子黄时,几多烟雨。”描绘了西湖周围的景色,以及作者对梅花盛开的记忆。这里的“吴山”指的是杭州市区的一座山,而“梅子黄时”则是指春天到来的时候,此时西湖周围的景色变得美丽动人。
词人继续描绘西湖的美景:“载酒西泠,千顷嫩荷澄暑”。在这里,作者提到了西湖的西面有一个名叫“西泠”的地方,那里有一片千顷的荷叶,夏日里清凉宜人。这里的“嫩荷”和“澄暑”都描绘了夏日里的西湖景色,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词人并没有停留在对西湖美景的描述上,而是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沉醉失却湖光,似梦里、断云飞絮。”这里,词人说自己因为饮酒过度而失去了对湖光的欣赏能力,仿佛置身于梦中,看到断云中的飞絮飘荡在空中。这种描写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几句,词人继续描述了西湖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叹软尘十载遮留,翻送故人游去。”在这里,词人感叹自己十年来被尘埃覆盖,无法自由地行走;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的好友已经离开,无法再与他一同游览西湖。这里的“软尘”和“故人游去”都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
词人转向了西湖边上的景物:“一枝柔橹穿花路。淡空明、个侬眉妩。”在这里,词人提到了一支柔软的船桨正在穿行在花路上,而自己的眉眼之间充满了妩媚。这里的描写既有画面感,又具有诗意,将词人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词人再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感慨。“檀栾金碧天然丽,都在晚霞红处。”这里的“檀栾金碧”形容色彩鲜艳而明亮;而“晚霞红处”则是指夕阳下的西湖景色。词人赞美了这个自然景观的美丽动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