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护北军使者任安,与节,令发兵。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太子引兵去,驱四市人凡数万众,至长乐西阙下,逢丞相军,合战五日,死者数万人,血流入沟中。民间皆云太子反,以故众不附太子,丞相附兵浸多。
庚寅,太子兵败,南奔覆盎城门。司直田仁部闭城门,以为太子父子之亲,不欲急之,太子由是得出亡。丞相欲斩仁,御史大夫暴胜之谓丞相曰:“司直,吏二千石,当先请,奈何擅斩之!”丞相释仁。上闻而大怒,下吏责问御史大夫曰:“司直纵反者,丞相斩之,法也;大夫何以擅止之?”胜之惶恐,自杀。诏遣宗正刘长、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后自杀。上以为任安老吏,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合从之,有两心,与田仁皆要斩。上以马通获如侯,长安男子景建从通获石德,商丘成力战获张光,封通为重合侯,建为德侯,成为秺侯。诸太子宾客尝出入宫门,皆坐诛;其随太子发兵,以反法族,吏士劫略者皆徙敦煌郡。以太子在外,始置屯兵长安诸城门。
”`
诗句原文
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护北军使者任安,与节,令发兵。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
译文
太子在北军南门外召集北军使者任安,授予他符节并命令他调集兵马。任安接受了符节,然后进入城门却不再出来。
注释
- “太子”:指的是汉成帝刘骜的长子刘康,他在长安城北门之外被拥立为皇帝。
- “立车”:指太子在北军南门设立临时政权的行为。
- “召护北军使者任安”:这是太子为了确保安全和稳定,召集了负责保护北军的使者任安来协助自己。
- “与节”:授予任安象征权力的符节,表明任安被授权调动军队。
- “闭门不出”:任安接受符节后,并未立即采取行动,而是选择闭门不出,表现出犹豫或观望态度。
赏析
此诗句通过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太子在长安城北门之外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其中,任安的犹豫不决成为关键,这反映了当时政局的紧张和混乱。太子的行动虽然迅速但未必有效,这也反映出其政治经验的不足。诗中通过描述太子、任安以及其他人物的反应,揭示了当时宫廷内外的政治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