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柔仁好儒,见上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臣光曰:王霸无异道。昔三代之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则谓之王。天子微弱不能治诸侯,诸侯有能率其与国同讨不庭以尊王室者,则谓之霸。其所以行之也,皆本仁祖义,任贤使能,赏善罚恶,禁暴诛乱。顾名位有尊卑,德泽有深浅,功业有巨细,政令有广狭耳,非若白黑、甘苦之相反也。汉之所以不能复三代之治者,由人主之不为,非先王之道不可复行于后世也。夫儒有君子,有小人。彼俗儒者,诚不足与为治也,独不可求真儒而用之乎?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皆大儒也,使汉得而用之,功烈岂若是而止邪!孝宣谓太子懦而不立,闇于治体,必乱我家,则可矣;乃曰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岂不过甚矣哉!殆非所以训示子孙,垂法将来者也。
资治通鉴 · 卷二十七 · 汉纪十九
皇太子柔仁好儒,见上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注释:
- 皇太子:指的是汉朝的太子刘据。
- 柔仁好儒:温柔仁慈,喜好儒家学说。
- 见上所用多文法吏:看到皇上所用的大多是文法吏。
- 以刑绳下:用刑罚来约束下属。
- 孝宣:指汉宣帝,即西汉时期的皇帝刘询。
- 王霸:分别指帝王的统治和霸主的力量。
- 霸王道:王者的仁义之道和霸主的武力。
- 纯任德教:纯粹的推崇和实行儒家的道德教化。
- 周政:古代中国周朝的政治制度。
- 故:所以。
- 焉:语气助词,表疑问。
- 嗟(jiē)然:叹息的样子。
- 乱我家者,太子也!:这是说刘据认为造成他家庭混乱的原因正是他自己。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太子刘据对于朝廷中重刑厚法的态度感到不安,他主张应该采用儒家的教化方式来治理国家。然而,皇帝汉宣帝则坚持使用法律来维护统治,并批评太子过于依赖道德教化而忽略了法律的作用,认为这种观念会导致社会上的混乱。诗中的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对话,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统治理念。
此诗句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种思想冲突:在政治与伦理、法律与道德之间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太子希望建立一种更加人道和宽容的社会环境,而皇帝则希望通过严格的法律来维持社会秩序。两者的观点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治国理念的不同理解与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