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元皇帝下建昭元年(癸未,公元前三八年)
春,正月,戊辰,陨石于梁。
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冬,河间王元坐贼杀不辜废,迁房陵。
罢孝文太后寝祠园。
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逸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婕妤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婕妤对曰:“猛兽得人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帝嗟叹,倍敬重焉。傅婕妤惭,由是与冯婕妤有隙。冯婕妤,左将军奉世之女也。
孝元皇帝下建昭二年(甲申,公元前三七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夏,四月,赦天下。
六月,立皇子兴为信都王。
东郡京房学《易》于梁人焦延寿。延寿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以孝廉为郎,上疏屡言灾异,有验。天子说之,数召见问。房对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末世以毁誉取人,故功业废而致灾异。宜令百官各试其功,灾异可息。”诏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乡之。时部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剌史复以为不可行。唯御史大夫郑弘、光禄大夫周堪初言不可。后善之。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由北宋的司马光主持编纂完成。该文献以编年体的方式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全书共300多万字,分为294卷。
诗句原文:
资治通鉴·卷二十九 ·汉纪二十一
春,正月,戊辰,陨石于梁。
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冬,河间王元坐贼杀不辜废,迁房陵。
罢孝文太后寝祠园。
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逸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婕妤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婕妤对曰:“猛兽得人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帝嗟叹,倍敬重焉。傅婕妤惭,由是与冯婕妤有隙。冯婕妤,左将军奉世之女也。译文:
在汉孝元皇帝下建昭元年(癸未,公元前三八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颗陨石坠落在梁地。到了春天,皇上巡游到了雍地,在那里祭祀了五畤。到了冬季,河间王因为犯谋杀罪被废,并且他的封地也迁移到了房陵。同时,取消了孝文帝太后的寝宫和花园的祭祀活动。皇上还巡游到了虎圈观看斗兽,但后宫的嫔妃们都因此受到了惊吓。熊逃出了围圈,爬到了栏杆上想要登上宫殿,周围的人们包括贵人和傅婕妤等都惊恐逃跑。冯婕妤勇敢地向前冲去,面对着熊站立着。周围的人们将熊杀死。皇上问道:“大家因恐惧而震惊,为什么要上前面对熊呢?”冯婕妤回答说:“凶猛的野兽得到人们的制止,我担心熊会来到御座上,所以我用自己的生命来阻止它。”皇上对此感到赞叹不已,对她更是敬重起来。而傅婕妤则感到惭愧,从此以后与冯婕妤结下了嫌隙。冯婕妤是左将军冯奉世的女儿。注释:
- 建昭元年:建昭是指汉武帝刘彻时期的第一个年号,建昭元年即公元前38年。
- 陨石:指陨石坠落,这是一种天体现象,通常指陨石坠落到地面。
- 行幸雍:皇帝巡游到了雍地,雍地是古代的一处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一带。
- 祠五畤:在这里指的是祭祀五位神明的活动,五畤是古人对天地山川等自然神的统称。
- 河间王元:河间王是汉朝的一位诸侯王,名字不详,“坐”指的是犯了某种罪行。
- 罢孝文太后寝祠园:这里指的是停止孝文帝太后的寝宫以及花园的祭祀活动。
- 幸虎圈斗兽:皇帝巡游到了虎圈,斗兽是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皇帝在此观看斗兽表演。
- 后宫皆坐:表示后宫的嫔妃们因此受到了惊吓,不敢坐下。
- 冯婕妤: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女性官员,左将军冯奉世的女儿。
- 赏析:
通过这次事件,可以看出汉孝元皇帝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与重视。他不仅关注政治上的得失,也注重民间的安定与和谐。此外,此次事件发生后,皇帝表现出对臣子的敬重之情。冯婕妤的行为虽然出于好意,但她的行为却给皇帝带来了麻烦,这反映出古代君主对于臣子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