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光曰:人君之德不明,则臣下虽欲竭忠,何自而入乎!观京房之所以晓孝元,可谓明白切至矣,而终不能寤,悲夫!《诗》曰:“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又曰:“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孝元之谓矣!
上令房上弟子晓知考功、课吏事者,欲试用之。房上“中郎任良、姚平,愿以为刺史,试考功法;臣得通籍殿中,为奏事,以防壅塞。”石显、五鹿充宗皆疾房,欲远之,建言,宜试以房为郡守。帝于是以房为魏郡太守,得以考功法治郡。
房自请:“岁竟,乘传奏事。”天子许焉。房自知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与石显等有隙,不欲远离左右,乃上封事曰:“臣出之后,恐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蒙哀见许。乃辛已,蒙气复乘卦,太阳侵色,此上大夫覆阳而上意疑也。己卯、庚辰之间,必有欲隔绝臣,令不得乘传奏事者。”

资治通鉴 · 卷二十九 · 汉纪二十一臣光曰:人君之德不明,则臣下虽欲竭忠,何自而入乎!观京房之所以晓孝元,可谓明白切至矣,而终不能寤,悲夫!《诗》曰:“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又曰:“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孝元之谓矣!

上令房上弟子晓知考功、课吏事者,欲试用之。房上“中郎任良、姚平,愿以为刺史,试考功法;臣得通籍殿中,为奏事,以防壅塞。”石显、五鹿充宗皆疾房,欲远之,建言,宜试以房为郡守。帝于是以房为魏郡太守,得以考功法治郡。

房自请:“岁竟,乘传奏事。”天子许焉。房自知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与石显等有隙,不欲远离左右,乃上封事曰:“臣出之后,恐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蒙哀见许。乃辛已,蒙气复乘卦,太阳侵色,此上大夫覆阳而上意疑也。己卯、庚辰之间,必有欲隔绝臣,令不得乘传奏事者。”

注释:

  • 资治通鉴:这是一本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献,由司马光主编,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 卷二十九:指的是这本史书的第二十九卷。
  • 汉纪二十一:汉朝的第二十一年。
  • 臣光曰:这是司马光在书中的署名,表明这是他的意见或评论。
  • 人君之德不明:意思是君王的德行不明显,也就是皇帝的品德不为人所知或者不被人们认可。
  • :明亮,在这里指的是君主的德行被广泛知晓。
  • 则臣下虽欲竭忠:如果君主的德行不为人所知,那么臣子即使想尽力效忠也没有地方可以表达。
  • 无自:没有地方可以表达,无法实现自己的忠诚。
  • 晓知考功、课吏事者:清楚了解考核政绩和官吏工作的人。
  • 孝元:这里指汉元帝刘奭,是中国历史上西汉的第三位皇帝。
  • 房上弟子:指的是京房的门徒或者追随者。
  • 中郎任良、姚平:中郎任良和姚平都是汉朝时期的官员,他们被推荐为刺史,以便测试他们的能力。
  • 愿以为刺史:希望被任命为刺史,这是一种官职。
  • 试考功法:进行考核并制定相应的规章。
  • 臣得通籍殿中:我有幸能在殿中自由出入。
  • 为奏事:提出建议或报告事情。
  • 蒙气复乘卦: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天空中的云气变化能预示未来。
  • 太阳侵色:太阳侵犯了颜色,这在古代天文学中意味着某种天象的变化。
  • 此上大夫覆阳而上意疑也:这是因为这位上大夫(可能是指京房)故意表现出阳光(积极的态度),使得皇上产生怀疑。
  • 己卯、庚辰之间:指的是具体的日期,己卯和庚辰分别是农历每个月的第12天和第13天。
  • 必欲隔绝臣:一定想要阻止我。
  • 防壅塞:防止信息被堵塞。
  • 岁竟:一年结束。
  • 乘传奏事:乘坐传递官车向皇帝报告事情。
  • 许焉:允许他这样做。
  • 自请:自己要求。
  • 恐为用事所蔽:担心被权贵所遮蔽。
  • 身死而功不成:即使死了也不能完成任务。
  • 岁竟:一年的结束。
  • 乘传奏事:乘坐传递官车向皇帝报告事情。
  • 许焉:允许他这样做。
  • 房自知:房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认识。
  • 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多次因为谈论而被大臣们所非议。
  • 与石显等有隙:和石显等人有矛盾。
  • 不欲远离左右:不愿意离开皇帝身边。
  • 上封事:上呈奏章。
  • 蒙哀见许:得到了皇帝的怜悯并得到许可。
  • 辛巳:农历日期,辛日的第三天。
  • 蒙气复乘卦:一种迷信说法,认为天空中的云气变化能预示未来。
  • 太阳侵色:太阳侵犯了颜色,这在古代天文学中意味着某种天象的变化。
  • 上大夫覆阳而上意疑也:这是因为这位上大夫(可能是指京房)故意表现出阳光(积极的态度),使得皇上产生怀疑。
  • 己卯、庚辰之间:指的是具体的日期,己卯和庚辰分别是农历每个月的第12天和第13天。
  • 必有欲隔绝臣:一定想要阻止我。
  • 防壅塞:防止信息被堵塞。
  • 岁竟:一年的结束。
  • 乘传奏事:乘坐传递官车向皇帝报告事情。
  • 许焉:允许他这样做。
  • 自请:自己要求。
  • 恐为用事所蔽:担心被权贵所遮蔽。
  • 身死而功不成:即使死了也不能完成任务。
  • 岁竟:一年的结束。
  • 乘传奏事:乘坐传递官车向皇帝报告事情。
  • 许焉:允许他这样做。
  • 房自知:房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认识。
  • 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多次因为谈论而被大臣们所非议。
  • 与石显等有隙:和石显等人有矛盾。
  • 不欲远离左右:不愿意离开皇帝身边。
  • 上封事:上呈奏章。
  • 蒙哀见许:得到了皇帝的怜悯并得到许可。
  • 辛巳:农历日期,辛日的第三天。
  • 蒙气复乘卦:一种迷信说法,认为天空中的云气变化能预示未来。
  • 太阳侵色:太阳侵犯了颜色,这在古代天文学中意味着某种天象的变化。
  • 上大夫覆阳而上意疑也:这是因为这位上大夫(可能是指京房)故意表现出阳光(积极的态度),使得皇上产生怀疑。
  • 己卯、庚辰之间:指的是具体的日期,己卯和庚辰分别是农历每个月的第12天和第13天。
  • 必有欲隔绝臣:一定想要阻止我。
  • 防壅塞:防止信息被堵塞。
  • 岁竟:一年的结束。
  • 乘传奏事:乘坐传递官车向皇帝报告事情。
  • 许焉:允许他这样做。
  • 自请:自己要求。
  • 恐为用事所蔽:担心被权贵所遮蔽。
  • 身死而功不成:即使死了也不能完成任务。
  • 岁竟:一年的结束。
  • 乘传奏事:乘坐传递官车向皇帝报告事情。
  • 许焉:允许他这样做。
  • 房自知:”房”是自己的意思,知道自己的行为。
  • 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多次因为谈论而被大臣们所非议。
  • 与石显等有隙:和石显等人有矛盾。
  • 不欲远离左右:不愿意离开皇帝身边。
  • 上封事:上呈奏章。
  • 蒙哀见许:得到了皇帝的怜悯并得到许可。
  • 辛巳:农历日期,辛日的第三天。
  • 蒙气复乘卦:一种迷信说法,认为天空中的云气变化能预示未来。
  • 太阳侵色:太阳侵犯了颜色,这在古代天文学中意味着某种天象的变化。
  • 上大夫覆阳而上意疑也:这是因为这位上大夫(可能是指京房)故意表现出阳光(积极的态度),使得皇上产生怀疑。
  • 己卯、庚辰之间:指的是具体的日期,己卯和庚辰分别是农历每个月的第12天和第13天。
  • 必有欲隔绝臣:一定想要阻止我。
  • 防壅塞:防止信息被堵塞。
  • 岁竟:一年的结束。
  • 乘传奏事:乘坐传递官车向皇帝报告事情。
  • 许焉:允许他这样做。
  • 自请:自己要求。
  • 恐为用事所蔽:担心被权贵所遮蔽。
  • 身死而功不成:即使死了也不能完成任务。
  • 岁竟:一年的结束。
  • 乘传奏事:乘坐传递官车向皇帝报告事情。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