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去月馀,竟征下狱。初,淮阳宪王舅张博,倾巧无行,多从王求金钱,欲为王求入朝。博从京房学,以女妻房。房每朝见,退辄为博道其语。博因记房所说密语,令房为王作求朝奏草,皆持柬与王,以为信验。石显知之,告房与张博通谋,非谤政治,归恶天子,诖误诸侯王。皆下狱,弃市,妻子徙边。郑弘坐与房善,免为庶人。
御史中丞陈咸数毁石显,久之,坐与槐里令硃云善,漏泄省中语,石显微伺知之,与云皆下狱,髡为城旦。
石显威权日盛,公卿以下畏显,重足一迹。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
显内自知擅权专柄在掌握,恐天子一旦纳用左右耳目以间己,乃时归诚,取一信以为验。显尝使至诸官,有所征发,显先自白:“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诏吏开门。”上许之。显故投夜还,称诏开门入。后果有上书告“显颛命,矫诏开宫门”,天子闻之,笑以其书示显。显因泣曰:“陛下过私小臣,属任以事,群下无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类如此非一,唯独明主知之。愚臣微贱,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臣愿归枢机职,受后宫扫除之役,死无所恨。唯陛下哀怜财幸,以此全活小臣。”天子以为然而怜之,数劳勉显,加厚赏赐,赏赐及赂遗訾一万万。初,显闻众人匈匈,言己杀前将军萧望之,恐天下学士讪己,以谏大夫贡禹明经箸节,乃使人致意,深自结纳,因荐禹天子,历位九卿,礼事之甚备。议者于是或称显,以为不妒谮望之矣。显之设变诈以自解免,取信人主者,皆此类也。
房去月馀,竟征下狱(京房离开一个多月),初,淮阳宪王刘钦的舅舅张博是一个见风使舵,没有品行的人,向刘钦要了许多金钱,到京师活动想要汉元帝征召刘钦入朝。于是京房和张博都被捕下狱,最终在街市处决(石显威权日盛)。
京房被征下狱的原因主要与张博有关。张博是淮阳宪王刘钦的舅舅,他试图通过金钱交易来影响朝廷政策,并希望利用京房的建议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然而,由于张博的行为缺乏道德底线,他的行为引起了许多官员的嫉妒和不满。同时,京房虽然为刘钦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但同时也因此遭到了其他人的排挤和攻击。
在处理此事的过程中,石显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石显作为汉朝的权臣,深知自己的权力地位不容小觑。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他不惜采取极端的手段,包括诬陷和陷害他人。石显知道京房对刘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决定将其投入监狱以削弱其影响力。这种策略不仅反映了当时朝政的腐败和黑暗,也揭示了个人力量在政治斗争中的巨大作用。
石显的策略也体现了他对于权力的渴望和野心。他希望通过控制更多的权力和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惜采取任何可能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的。这种行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并不罕见,但也是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
京房被征下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张博的行为、石显的策略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特点。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京房的命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