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大夫渤海鲍宣上书曰:“窃见孝成皇帝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贤人路,浊乱天下,奢泰亡度,穷困百姓,是以日食且十,彗星四起。危亡之征,陛下所亲见也;今奈何反覆剧于前乎!
“今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苛吏繇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列,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盗贼横发,四死也;怨雠相残,五死也;岁恶饥饿,六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邪?群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禄,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助陛下流教化者邪?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谓如臣宣等为愚。陛下擢臣岩穴,诚翼有益豪毛,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高门之地哉!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部分,记录了谏大夫渤海鲍宣上书的内容。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窃见孝成皇帝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贤人路,浊乱天下,奢泰亡度,穷困百姓,是以日食且十,彗星四起。”
  • “我私下看见孝成皇帝时期,外戚掌权,每个人都牵引自己的利益来堵塞朝廷,妨碍贤人的道路,使得天下混乱,奢侈无度,使百姓贫困。因此出现了日食十多天,又有彗星出现的情况。”
  1. “今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苛吏繇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列,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
  • “现在百姓有七种灾难:阴阳不调和,水旱灾害;政府征收重税;贪污的官员剥削民众;豪门大族不断侵占土地;苛刻的官吏强迫民众服劳役;部落之间发生战争;盗贼抢劫掠夺。如果加上七种死亡:残暴的官吏殴打致死;狱中刑罚过于严酷而造成冤死;被冤枉的人死于无端;盗贼猖獗导致人民死亡;怨恨仇敌互相残杀;饥荒年头人们饿死;瘟疫流行导致死亡。百姓有七种灾难而没有一种能够生存下来,想要国家安定,这确实很难;百姓有七种死亡而没有一个能幸免于难,想要法律完全废止,这确实很难。这不是公卿、守相贪婪造成的吗?群臣有幸得到高官厚禄,难道肯对百姓施以恻隐之心,辅助陛下教化吗?志向只是在于谋取个人私利,称誉宾客,为奸利而已。把苟且偷安、曲意逢迎当作智慧,把沉默不语、尸位素餐当作聪明,认为像我鲍宣这样的臣下愚笨。陛下提拔我到岩穴之中,确实是希望我能够对国家有益,岂只想要让我吃美食、享大官、占高门的土地吗?”
  1. “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邪?”
  • “这不是公卿、守相贪婪造成的吗?”
  1. “群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禄,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助陛下流教化者邪?”
  • “群臣有幸得到高官厚禄,难道会愿意对普通百姓施以同情,帮助陛下传播教化吗?”
  1. “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谓如臣宣等为愚。”
  • “我的心思只在为自己谋私利,结交宾客,谋取奸利而已。以苟且偷安、曲意逢迎为智慧,以沉默不语、尸位素餐为聪明,认为自己像鲍宣这样愚昧的人。”
  1. “陛下擢臣岩穴,诚翼有益豪毛,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高门之地哉!”
  • “陛下提拔我到一个偏远的角落工作,确实是希望能有益于微小的地方(如毫毛),岂只想要让我享受美食、担任大官、占据高门的地位呢?”

这首诗反映了汉成帝时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鲍宣作为谏官上疏,批评了当时的官员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关心百姓疾苦,以及政治上的不正之风。他通过对比贤明与愚昧的行为方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现状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