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策命群司各以其职,如典诰之文。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位皆孤卿。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鸿胪曰典乐,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与三公司卿分属三公。置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分主中都官诸职。又更光禄勋等名为六监,皆上卿。改郡太守曰大尹,都尉曰大尉,县令、长曰宰。长乐宫曰常乐室,长安曰常安。其馀百官、宫室、郡县尽易其名,不可胜纪。封王氏齐缞之属为侯,大功为伯,小功为子,缌麻为男;其女皆为任。男以“睦”,女以“隆”为号焉。又曰:“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其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及四夷僭号称王者皆更为侯。”于是汉诸侯王二十二人皆降为公,王子侯者百八十一人皆降为子,其后皆夺爵焉。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历史著作,由北宋的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完成。该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对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具有极高的价值。在这部巨著中,不仅记录了历代帝王将相的兴衰起落,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民心向背。例如,王莽改制期间的政治变动以及汉朝的更迭,都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