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公太后自刘氏之废,常称疾不朝会。时年未二十,莽敬惮伤哀,欲嫁之,乃更号曰黄皇室主,欲绝之于汉;令孙建世子盛饰,将医往问疾。后大怒,笞鞭其傍侍御,因发病,不肯起。莽遂不复强也。
十二月,雷。
莽恃府库之富,欲立威匈奴,乃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下诏遣立国将军孙建等率十二将分道并出:五威将军苗、虎贲将军王况出五原;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出云中;振武将军王嘉、平狄将军王萌出代郡;相威将军李棽、镇远将军李翁出西河;诛貉将军杨俊、讨濊将军严尤出渔阳;奋武将军王骏、定胡将军王晏出张掖;及偏裨以下百八十人,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万人,转输衣裘、兵器、粮食,自负海江、淮至北边,使者驰传督趣,以军兴法从事。先至者屯边郡,须毕具乃同时出;穷追匈奴,内之丁令。分其国土人民以为十五,立呼韩邪子孙十五人皆为单于。

诗句翻译:

定安公太后自刘氏之废,常称疾不朝会。时年未二十,莽敬惮伤哀,欲嫁之,乃更号曰黄皇室主,欲绝之于汉;令孙建世子盛饰,将医往问疾。后大怒,笞鞭其傍侍御,因发病,不肯起。

注释:

  1. 在这段历史中涉及到的人物是定安公太后和王莽。
  2. 定安公太后是汉朝的一位太后,因为被废而生活困苦,所以自称生病不参加朝会。
  3. 王莽对定安公太后既尊重又害怕,希望让她改嫁到匈奴单于那里,以断绝与汉朝的联系。
  4. 王莽下令让孙建的儿子去询问定安太后的病情,但定安太后却非常生气,鞭打身边的侍卫人员。
  5. 由于生气过度,定安太后最终生病不起床,王莽也就不再坚持让她改嫁匈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西汉时期的政治斗争来反映社会动荡和权力斗争。诗中的定安公太后和王莽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政治权力的争夺以及人们对于道德和尊严的追求。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理解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出很多违背道德的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