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以钱币讫不行,复下书曰:“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皆轻则僦载烦费;轻重大小各有差品,则用便而民乐。”于是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钱货六品,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布货十品,凡宝货五物、六名、二十八品。铸作钱布,皆用铜,殽以连、锡。百姓溃乱,其货不行。莽知民愁,乃但行小钱直一与大钱五十,二品并行;龟、贝、布属且寝。盗铸钱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吏民出入持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公卿皆持以入宫殿门,欲以重而行之。是时百姓便安汉五铢钱,以莽钱大小两行,难知,又数变改,不信,皆私以五铢钱市买;讹言大钱当罢,莫肯挟。莽患之,复下书:“诸挟五铢钱、言大钱当罢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及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自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胜数。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莽之谋篡也,吏民争为符命,皆得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司命陈崇白莽曰:“此开奸臣作福之路而乱天命,宜绝其原。”莽亦厌之,遂使尚书大夫赵并验治,非五威将率所班,皆下狱。
资治通鉴 · 卷三十七 · 汉纪二十九
莽以钱币讫不行,复下书曰:“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皆轻则僦载烦费;轻重大小各有差品,则用便而民乐。”于是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钱货六品,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布货十品,凡宝货五物、六名、二十八品。铸作钱布,皆用铜,殽以连、锡。百姓溃乱,其货不行。莽知民愁,乃但行小钱直一与大钱五十,二品并行;龟、贝、布属且寝。盗铸钱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吏民出入持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公卿皆持以入宫殿门,欲以重而行之。
是时百姓便安汉五铢钱,以莽钱大小两行,难知,又数变改,不信,皆私以五铢钱市买;讹言大钱当罢,莫肯挟。莽患之,复下书:“诸挟五铢钱、言大钱当罢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及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自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胜数。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莽之谋篡也,吏民争为符命,皆得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司命陈崇白莽曰:“此开奸臣作福之路而乱天命,宜绝其原。”莽亦厌之,遂使尚书大夫赵并验治,非五威将率所班,皆下狱。
王莽之时, 社会动荡不安。王莽篡政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货币政策的调整。他试图通过改革货币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王莽认为,当时的经济状况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货币系统,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因此,他重新制定货币体系,引入了多种不同的货币形式,包括金、银、龟、贝、钱和布等。这些货币的名称各异,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和功能。
在王莽的政策中,货币不仅仅是交易的工具,还涉及到了政治和社会的控制。例如,“一家铸钱,五家坐之”的规定表明,如果一个家庭私自铸造货币而没有被官方发现,那么这五家将会被处罚或没收其财产。这种政策旨在通过严格的法律手段来限制私人经济活动,以确保政府对经济的完全控制。王莽还试图通过货币改革来增强国家的权威和稳定性。他认为,通过改革货币体系,可以更好地体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从而增强民众对新政权的信心和支持。
王莽的改革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经济的崩溃。农民和商人由于无法适应新的货币体系而纷纷破产,导致许多人流离失所。此外,王莽的政策也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抵制。许多官员和民众因为反对王莽的政策而选择了反抗或者投降到其他势力手中。这种反抗和投降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王莽在公元9年被迫退位并自杀。他的政权也很快被推翻了。这段历史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展示了过度改革和权力集中可能导致的后果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