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陨霜杀草木,海濒尤甚。六月,黄雾四塞。秋,七月,大风拔树,飞北阙直城门屋瓦。雨雹,杀牛羊。
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又置州牧、部监二十五人。分长安城旁六乡,置帅各一人。分三辅为六尉郡;河东、河内、弘农、河南、颍川、南阳为六队郡。更名河南大尹曰保忠信卿。益河南属县满三十,置六郊州长各一人,人主五县。及它官名悉改。大郡至分为五,合百二十有五郡。九州之内,县二千二百有三。又仿古六服为惟城、惟宁、惟翰、惟屏、惟垣、惟籓,各以其方为称,总为万国焉。其后,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复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云。
匈奴右骨都侯须卜当、伊墨居次云劝单于和亲,遣人之西河虎猛制虏塞下,告塞吏云:“欲见和亲侯。”和亲侯者,王昭君兄子歙也。中部都尉以闻,莽遣歙、歙弟骑都尉、展德侯飒使匈奴,贺单于初立,赐黄金、衣被、缯帛;绐言侍子登在,因购求陈良、终带等。单于尽收陈良等二十七人,皆械槛付使者,遣厨唯姑夕王富等四十人送歙、飒。莽作焚如之刑,烧杀陈良等。

诗句:

  1. 资治通鉴·卷三十七·汉纪二十九
    夏,四月,陨霜杀草木,海濒尤甚。
    译文:夏季,四月间,陨落的霜冻导致草木死亡,沿海地区尤其严重。
    关键词:陨霜(落下的霜)、杀草木(使花草树木枯萎)、夏(季节)。
    赏析:此句描绘了夏季时节,由于气候异常,霜冻肆虐,使得草木凋零的景象。”陨霜”一词形象地表达了霜花从天空中坠落的情景,而“杀草木”则生动描绘了霜冻对植物的巨大影响,体现了大自然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2. 六月,黄雾四塞。
    译文:六月,四周弥漫着黄色的烟雾。
    关键词:黄雾(黄色的云雾)、四塞(四周被包围)、六月(季节)。
    赏析:此处描述的是六月的气候特点,当时天气阴沉,空气中弥漫着黄色的雾气,给人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这种天气现象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或是某种自然灾害。
  3. 秋,七月,大风拔树,飞北阙直城门屋瓦。
    译文:七月,秋风劲吹,连树木都被大风吹倒,飞向北方的宫阙和直城门上的屋瓦。
    关键词:大风(强风)、拔树(树木被连根拔起)、七月(季节)、北阙直城门(皇宫建筑)。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强烈的视觉描写和动态的叙述,展现了秋季的猛烈风暴及其带来的破坏力。树木被连根拔起,屋瓦被风刮起,生动地描绘出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
  4. 雨雹,杀牛羊。
    译文:降下冰雹,庄稼和牛羊遭到损害。
    关键词:雨雹(降下的冰块)、杀牛羊(牲畜被杀死或受伤)。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秋季的另一场自然灾害——冰雹,给农作物和家畜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这不仅是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也反映了农业生产在自然界面前的脆弱性。
    诗句原文:

资治通鉴·卷三十七·汉纪二十九 夏四月陨霜杀草木,秋七月大风拔树,雨雹杀牛羊。王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又置州牧、部监二十五人。分长安城旁六乡,置帅各一人。分三辅为六尉郡;河东、河内、弘农、河南、颍川、南阳为六队郡。更名河南大尹曰保忠信卿。益河南属县满三十,置六郊州长各一人,人主五县。及它官名悉改。大郡至分为五,合百二十有五郡。九州之内,县二千二百有三。又仿古六服为惟城、惟宁、惟翰、惟屏、惟垣、惟籓,各以其方为称,总为万国焉。其后,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复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云。

译文:

在夏季的四月,发生了陨霜事件,导致草木被杀死。到了秋季的七月,猛烈的大风摧毁了树木并吹落了屋顶上瓦片。到了八月,出现了冰雹,伤害了牛羊。王莽依据《周礼》和《王制》的文本,设立了卒正、连率和大尹等官职,职位和待遇都类似于太守。他还设立了15个州牧和25个部监,将长安城的周边地区划分为六个乡,每个乡设有一名长官。他将三辅分为六个郡,分别是河东郡、河内郡、弘农郡、河南郡、颍川郡和南阳郡。另外,他还将河南郡改名为“保忠信卿”。为了增加河南郡的县数,他增加了30个县,每个新增的县设有6位州长。王莽还对一些官员的称呼进行了更改,例如河南大尹改为保忠信卿。此外,他在河南郡增设了一些附属县,共有50多个县。王莽还模仿古代的“六服”概念,创建了“惟城”、“惟宁”、“惟翰”、“惟屏”、“惟垣”和“惟藩”,分别对应六个方向的领地,总计有1万多个国家。然而,这些改革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更大的混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