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议曹史代郡范升奏记王邑曰:“升闻子以人不间于其父母为孝,臣以下不非其君上为忠。今众人咸称朝圣,皆曰公明。盖明者无不见,圣者无不闻。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公以为是而不言,则过小矣;知而从令,则过大矣。二者于公无可以免,宜乎天下归怨于公矣。朝以远者不服为至念,升以近者不悦为重忧。今动与时戾,事与道反,驰骛覆车之辙,踵循败事之后,后出益可怪,晚发愈可惧耳。方春岁首而动发远役,藜藿不充,田荒不耕,谷价腾跃,斛至数千,吏民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民也。如此,则胡、貊守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县,免元元之急;不可书传,愿蒙引见,极陈所怀。”邑不听。
资治通鉴 · 卷三十八 · 汉纪三十
大司空议曹史代郡范升奏记王邑曰:“我听说您认为,子女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就是孝,臣下不指责君主就是忠。现在人们普遍称颂朝圣,都说您公正无私。明者没有看不见的,圣者没有听不到的。如今天下的事情,明明白白地在日月之间,震震地在雷霆之下,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那么百姓将如何呼唤天呢!您如果认为是对的而不说,那过错就小了;知道却听从命令,那就是过错更大了。这两方面对于您都没有可以避免的地方,应该使天下归怨于您。您以远离的人不服为至高念想,我以近处的人不悦为重重忧虑。今天行动与时代相违背,事情与道义相背离,追逐覆车之路,追随失败之后,以后出师更为可怪,晚出兵更令人恐惧罢了。就在春天刚到的时候而出动远征,连野菜都吃不上,田地荒芜无法耕种,谷价飞涨,每斗价值数千,官吏和百姓陷在水火之中,这不是国家之民啊。这样的话,那么匈奴、貊人就会守在宫门之内,青、徐一带的贼寇就会进入帷帐之内了。我有一句话,可以解救国家的危难,解除百姓的急迫;这些话不能写进典籍,希望您接见我,详细地陈述我的心意。”王邑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