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强圉大渊献,尽屠维赤奋若,凡三年。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公元二七年)
春,正月,甲子,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邓禹惭于受任无功,数以饥卒徼赤眉战,辄不利;乃率车骑将军邓弘等自河北度至湖,要冯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馀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馀人,禹以二十四骑脱归宜阳。异弃马步走,上回溪孤,与麾下数人归营,收其散卒,复坚壁自守。
资治通鉴·卷四十一·汉纪三十三
起强圉大渊献,尽屠维赤奋若,凡三年。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公元二七年)春,正月,甲子,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邓禹惭于受任无功,数以饥卒徼赤眉战,辄不利;乃率车骑将军邓弘等自河北度至湖,要冯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馀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馀人,禹以二十四骑脱归宜阳。异弃马步走,上回溪孤,与麾下数人归营,收其散卒,复坚壁自守。
胡三省注:晋书职官志曰:四征起于汉代,谓此。 邓禹惭于受任无功,数以饥卒徼赤眉战,辄不利;乃率车骑将军邓弘等自河北度至湖,要冯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虏获雄将,馀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
注释:胡三省注:晋书职官志曰:四征起于汉代,谓此。 邓禹惭愧于接受命令但未取得成果,多次以饥饿的士兵挑战赤眉作战,但都失败了。于是他率领车骑将军邓弘等从黄河以北渡到湖边,想和冯异一起攻击赤眉。冯异说:“我和敌军交战了几十天,虽然俘虏了一些强大的将领,但剩下的士兵还很多,可以通过恩惠和信任引诱他们,很难通过突然的战争击败他们。现在皇上让各将领在渑池屯兵,要他们在东边,而我在这里攻击他们的西边,一举就能取得胜利,这是一个十成的计策!”邓禹和邓弘没有听从他的话,邓弘于是和赤眉打了好几天的仗。赤眉假装失败,丢下辎重逃跑;车上都装载土,用豆覆盖在上面。士兵饿了,争着去抢夺。赤眉撤走了,袭击邓弘的军队,邓弘的军队崩溃混乱;冯异和邓禹合兵救援,赤眉稍稍退却。冯异因为士兵们疲劳口渴,可以暂且休息一下。邓禹不听他的建议,又继续开战,被赤眉打败,死伤的人数达到三千多人,邓禹带着二十四名骑兵逃脱回到宜阳。冯异丢掉马匹步行逃走,爬上回溪的山冈,和部下数人返回营地,收集了散乱的士兵,重新坚守壁垒自己守卫。
赏析: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四十一汉纪三十三,讲述了东汉初期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文章详细描述了冯异与邓禹之间的冲突以及最终的和解。冯异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军事将领,他在与赤眉的战斗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术智慧和战略眼光。他不仅善于利用恩惠和信任来影响敌人,还善于运用巧妙的战术来保护自己的军队。而邓禹则是一位自负且急躁的人,他过于自信自己的军事才能,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当面对赤眉的挑衅时,他选择以力拼敌,但最终导致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资源损失。
冯异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化解了危机。他先是用自己的言行来安抚赤眉的士气,然后又巧妙地利用地理优势进行反击。这种既注重战略又注重个人魅力的领导方式,使他在战争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通过对冯异和邓禹两人性格特点的对比和描绘,展示了他们不同的领导风格和军事才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这段历史事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