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刘永立董宪为海西王。永闻伏隆至剧,亦遣使立张步为齐王。步贪王爵,犹豫未决。隆晓譬曰:“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王;今可得为十万户侯耳!”步欲留隆,与共守二州;隆不听,求得反命,步遂执隆而受永封。隆遣间使上书曰:“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厄,授命不顾。又,吏民知步反畔,心不附之,愿以时进兵,无以臣隆为念!臣隆得生到阙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若令没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长累陛下。陛下与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帝得隆奏,召其父湛,流涕示之曰:“恨不且许而遽求还也!”其后步遂杀之。帝方北忧渔阳,南事梁、楚,故张步得专集齐地,据郡十二焉。
帝幸怀。
吴汉率耿弇、盖延击青犊于轵西,大破降之。
三月,壬寅,以司直伏湛为大司徒。

资治通鉴·卷四十一·汉纪三十三

春,月,刘永立董宪为海西王。刘永得知伏隆到达剧地后,也遣使者立张步为齐王。然而,张步贪恋王爵,犹豫不决,未能决定最终归属。伏隆晓以利害,劝说道:“高祖与天下约定,非刘氏不王;现在您可为十万户侯。”张步欲挽留伏隆共守二州,但伏隆坚决拒绝,并请求返回报告情况。最终,张步执持伏隆,接受刘永的封赏。伏隆派密使上书,陈述自己奉使不慎被俘,但仍忠于职守和陛下。他希望陛下能赐予宽恕,并表示若遭身陷敌手,愿以父母、兄弟性命相累,以期得到陛下的谅解。伏隆在书信中表达了对皇帝的深深忧虑与期望,希望能早日获释。皇帝得悉伏隆上奏后,召见其父伏湛,流着泪告诉他:“遗憾不能早日答应你返回!”

吴汉率耿弇、盖延击青犊于轵西,大破之。三月,壬寅(初六),以司直伏湛为大司徒。

帝幸怀。

【赏析】

本篇记载了东汉建武三年(27年)春季,刘永、张步等割据一方的势力间的权力斗争及政治策略。其中,伏隆在被执期间表现出极高的忠诚与智慧,通过巧妙的言辞说服张步接受刘永的封号,体现了他在危机时刻仍能保持理智与冷静。而皇帝刘秀对此事的重视和处理方式,展现了其作为一位英明君主的形象,既注重军事力量的运用,又不失对臣下忠诚与才智的认可。

文中还描述了吴汉率领耿弇、盖延击破青犊军的情况,显示了东汉中期的军事实力与战略布局。最后,记录了皇帝巡视怀县的场景,反映出当时的政治重心逐渐南移,以及皇帝对于地方治安的关注。整体而言,此篇反映了东汉末年的动荡局势及其政治决策过程,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复杂性与人性光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