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光曰:昔周人颂武王之德曰:“铺时绎思,我徂惟求定。”言王者之兵志,在布陈威德安民而已。观光武之所以取关中,用是道也。岂不美哉!

又诏征邓禹还,曰:“慎毋与穷寇争锋!赤眉无谷,自当来东。吾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折棰笞之,非诸将忧也。无得复妄进兵!”

帝以伏隆为光禄大夫,复使于张步,拜步东莱太守,并与新除青州牧、守、都尉俱东。诏隆辄拜令、长以下。

十二月,戊午,诏宗室列侯为王莽所绝者,皆复故国。

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遗民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壁清野。赤眉虏掠无所得,乃引而东归,众尚二十馀万,随道复散。帝遣破奸将军侯进等屯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屯宜阳,以要其还路,敕诸将曰:“贼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贼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冯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馀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卒五千馀人。

资治通鉴卷四十·汉纪三十二

臣光曰:昔周人颂武王之德曰:“铺时绎思,我徂惟求定。”言王者之兵志,在布陈威德安民而已。观光武之所以取关中,用是道也。岂不美哉!

又诏征邓禹还,曰:“慎毋与穷寇争锋!赤眉无谷,自当来东。吾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折棰笞之,非诸将忧也。无得复妄进兵!”帝以伏隆为光禄大夫,复使于张步,拜步东莱太守,并与新除青州牧、守、都尉俱东。诏隆辄拜令、长以下。

十二月,戊午,诏宗室列侯为王莽所绝者,皆复故国。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遗民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壁清野。赤眉虏掠无所得,乃引而东归,众尚二十馀万,随道复散。帝遣破奸将军侯进等屯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屯宜阳,以要其还路,敕诸将曰:“贼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贼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冯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馀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卒五千馀人。

译文: 《资治通鉴》卷四十 汉纪三十二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该书由宋代的司马光主编,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以时间为序,详细记录了历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于研究历史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这段历史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光武帝刘秀(即汉世祖光武皇帝)在位期间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政策决策。他通过精心的策略和谨慎的行动,成功地平定了叛乱,恢复了国家的稳定。例如,他下令征召邓禹回朝,并告诫不要与赤眉军进行正面冲突,而是采取等待和消耗的策略。他还重新任命了一些被废黜的宗室成员为地方官,以恢复他们的名誉和地位。此外,他还派遣将领深入敌后,切断赤眉军的补给线,迫使他们不得不撤退。这些举措不仅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

赏析: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以其严谨的编撰风格和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了研究和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工具。其中对汉光武帝刘秀的评价,既体现了他的治国理念,也反映了他面对复杂局势时的冷静和智慧。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也可以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对现代社会治理和个人行为提供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