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戊申,进赵、齐、鲁三公爵皆为王。
郭后既废,太子畺意不自安。郅恽说太子曰:“久处疑位,上违孝道,下近危殆,不如辞位以奉养母氏。”太子从之,数因左右及诸王陈其恳诚,愿备籓国。上不忍,迟回者数岁。六月,戊申,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畺,崇执谦退,愿备籓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袁宏论曰:夫建太子,所以重宗统,一民心也,非有大恶于天下,不可移也。世祖中兴汉业,宜遵正道以为后法。今太子之德未亏于外,内宠既多,嫡子迁位,可谓失矣。然东海归籓,谦恭之心弥亮;明帝承统,友于之情愈笃。虽长幼易位,兴废不同,父子兄弟,至性无间。夫以三代之道处之,亦何以过乎!
资治通鉴 · 卷四十三 · 汉纪三十五
闰月,戊申日,赵、齐、鲁三位公爵均被封为王。郭皇后被废后,太子継意不安于位。郅恽劝谏太子说:“长久处于疑位,上违孝道,下近危殆,不如辞去皇位以奉养母氏。”太子听从他的建议,多次借助左右亲信及诸王向皇上表达诚意,愿备藩国之位。然而皇上不忍,迟疑了几年。六月,戊申日,诏告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乃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継,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今其封継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袁宏论曰:建立太子本是为了维系宗统、一统民心,非有大恶于天下不可更改。世祖中兴汉业,应遵正道以为后世法。如今太子德性未亏,内宠已多,嫡长子迁位,可谓失礼。然而东海回归藩国,谦恭之心愈发明亮;明帝继统,友爱之情愈发笃深。即使长幼易位,兴废不同,但父子兄弟,至性无间。如依三代之道处之,又何过之有!
译文:闰月戊申日,赵、齐、鲁三位公爵都被封为王。郭皇后被废后,太子継心生不安。郅恽劝说太子说:“长期处于疑位,上违孝道,下近危殆,不如辞去皇位以奉养母氏。”太子听从他的建议,多次借助左右亲信及诸王向皇上表达诚意,愿备藩国之位。然而皇上不忍心,迟疑了几年。六月戊申日,诏告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乃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継,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今其封継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袁宏评论说:建立太子是为了维护宗统和统一民心,除非有大的罪过不能更改。世祖中兴汉业,应遵循正道作为后世的法度。如今太子德性未亏,内宠已多,嫡长子迁位,可以说是失去了礼节。然而东海回归藩国,谦恭之心越发明亮;明帝继统,友爱之情愈发深厚。即使是长幼易位,兴废不同,但父子兄弟,至性无间。如果按照三代的原则对待此事,又有何过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