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寇上党、天水,遂至扶风。
帝苦风眩,疾甚,以阴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太子太傅张湛,自郭后之废,称疾不朝,帝强起之,欲以为司徒,湛固辞疾笃,不能复任朝事,遂罢之。六月,庚寅,以广汉太守河内蔡茂为大司徒,太仆硃浮为大司空。
壬辰,以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乙未,徙中山王辅为沛王。以郭况为大鸿胪,帝数幸其第,赏赐金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
秋,九月,马援自交趾还,平陵孟冀迎劳之。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是矣!”
【注释】
资治通鉴 · 卷四十三 · 汉纪三十五
匈奴寇上党、天水,遂至扶风。
帝:指汉明帝。苦:病重。
扶风:县名,今陕西兴平市东南。
阴兴:宦官。侍中:官名。云台:宫名,在未央宫殿北面。广室:殿名,位于前殿北。
会疾瘳(chōu),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阴兴:宦官,受汉明帝临终托付,辅佐太子。顾命:帝王临死前的嘱托。云台广室:宫殿名,位于皇宫北。瘳:康复。
召见:召见。吴汉:汉朝将领,封为大司马。
阴兴:宦官,受汉明帝临终托付,辅佐太子。
“臣不敢惜身”:意思是我不愿意因贪生怕死而玷污了陛下的圣德。
苟冒:苟且冒险,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性命。
太子太傅张湛:官名,辅导太子的人。郭后:东汉皇后名郭氏。废:罢黜。
自:从。
强起之:强迫他起来工作。司徒:官名,三公之一。
广汉太守河内蔡茂:官名,曾任广汉郡太守。
左中郎将刘隆:官名,左中郎将是汉代的一种官职。骠骑将军:官名,骠骑将军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军事职衔。行大司马事:代理大司马的职务。
徙中山王辅为沛王:把中山王刘辅降为诸侯王,改封为沛王。
大鸿胪:官名,掌管礼宾和接待外国使节等事务。
京师:京城长安。
秋,九月:秋季。
马援:字文昭,扶风茂陵(今陕西)人。
平陵孟冀:官名,平陵是县名,孟冀是当时的一个州牧。迎劳:迎接并慰劳。
援:马援,字文昭,扶风茂陵(今陕西省)人。
方今:当前。匈奴、乌桓: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要当:应当。
马革裹尸:指战士战死后用马皮包裹着尸体埋葬。
何能:怎么能够。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不能躺在床上,只能在孩子们手里度过余生。
谅:确实。烈士:有志气的战士。
【赏析】
此诗叙述了东汉明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骚乱不断,汉明帝派阴兴等人去安抚边疆,同时对朝廷大臣进行了调整,其中任命了新一任的太尉和司徒。诗中通过描写阴兴等人的事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统治者们为维护国家稳定所作出的努力。
诗中描述了一个场景,阴兴被任命为大司马,太子太傅张湛因为郭后被废而称病不朝拜,皇帝强迫他出来工作。阴兴坚决推辞,表示自己不想贪生怕死而玷污了陛下的圣德。这个情节表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忠诚和尊严的坚守,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官员的道德要求。
诗中还提到了汉明帝派遣马援等人去安抚边疆的情况,他们为了保卫国土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边疆安定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忠诚和尊严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边疆安定的重视。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的历史,也可以从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为今天的生活提供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