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通西哉,近有龙堆,远则葱岭,身热、头痛、悬度之厄,淮南、杜钦、扬雄之论,皆以为此天地所以界别区域,绝外内也。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虽属匈奴,不相亲附;匈奴能得其马畜、旃罽而不能统率,与之进退。与汉隔绝,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弃之不为损,盛德在我,无取于彼。故自建武以来,西域思汉威德,咸乐内属,数遣使置质于汉,愿请都护。圣上远览古今,因时之宜,辞而未许;虽大禹之序西戎,周公之让白雉,太宗之却走马,义兼之矣!
资治通鉴:卷四十三·汉纪三十五
《资治通鉴》的编纂始于北宋司马光。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以年代为经,以事件为纬,分 纵 横两方面编织,史论相辅,旨在治国安民。
且通西哉,近有龙堆,远则葱岭,身热、头痛、悬度之厄,淮南、杜钦、扬雄之论,皆以为此天地所以界别区域,绝外内也。
“且”是暂且;“”是山名;“厄”是困境;“淮南、杜钦、扬雄”是古代著名的学者;“此”是指天与地之间的界限;“界别区域”“绝外内”指地理上的区别。
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虽属匈奴,不相亲附;匈奴能得其马畜、旃罽而不能统率,与之进退。
“西域”是古代对今新疆地区的称呼;“诸国”是西域各国的总称;“君长”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兵众分弱”是说军队力量分散,无法集中;“不相亲附”是说虽然属于匈奴但并不相互亲近和依附;“匈奴”是古代的一个民族;“马畜”“旃韝”是匈奴人用来交易的物品;“不能统率”是说匈奴人不能统领和控制;“进退”指前进和后退。
与汉隔绝,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弃之不为损,盛德在我,无取于彼。
“盛德”是美好的德行;“在我”,意思是说拥有美好的德行;“彼”指西域诸国;“无取”是无所谓的意思。
故自建武以来,西域思汉威德,咸乐内属,数遣使置质于汉,愿请都护。圣上远览古今,因时之宜,辞而未许;虽大禹之序西戎,周公之让白雉,太宗之却走马,义兼之矣!
“建武”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的年号;“威德”是指威严和仁德;“咸乐内属”是说人们都乐于归附汉朝;“质子”是指在外国做人质的人;“圣上”是皇帝的美称;“远览古今”,即广泛地观察历史和现实;“因时之宜”,即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辞而未许”是说虽然没有答应西域各国的要求,但并没有拒绝他们;“大禹”是古代的圣人;“西戎”是西部的国家;“周公之让白雉”,指的是周公在获得白雉礼物时的谦让;“太宗之却走马”是指唐太宗李世民退避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