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二年(己巳,公元六九年)
春,哀牢王柳貌率其民五万馀户内附,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始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行者苦之,歌曰:“汉德广,开不宾;度兰仓,为它人。”
初,平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仪令乐俊上言,民新被兵革,未宜兴役,乃止。其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兗、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会有荐乐浪王景能治水者,夏,四月,诏发卒数十万,遣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馀里,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焉。
秋,七月,乙亥,司空伏恭罢;乙未,以大司农牟融为司空。
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诗句:
-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二年(己巳,公元六九年)
译文:
春天,哀牢王柳貌率其民众五万余户归附汉朝,于是在哀牢、博南二县设置。开始修建通往博南山的路,通过兰仓水,行人非常辛苦,唱出了歌谣:“汉德广,开不宾;度兰仓,为它人。”
- 初,平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仪令乐俊上言,民新被兵革,未宜兴役,乃止。其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会有荐乐浪王景能治水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汉初年的政治背景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诗人通过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反映了人民对政府兴修水利工程的态度和感受。诗中表达了人们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谨慎和考虑民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