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月,戊子,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怀远,祥物显应,并集朝堂奉觞上寿。制曰:“天生神物,以应王者;远人慕化,实由有德;朕以虚薄,何以享斯!唯高祖、光武圣德所被,不敢有辞,其敬举觞,太常择吉日策告宗庙。”仍推恩赐民爵及粟有差。
冬,十一月,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塞,击西域,秉、张皆去符,传以属固,合兵万四千骑,击破白山虏于蒲类海上,遂进击车师。车师前王,即后王之子也,其廷相去五百馀里。固以后王道远,山谷深,士卒寒苦,欲攻前王;秉以为先赴后王,并力根本,则前王自服。固计未决,秉奋身而起曰:“请行前。”乃上马引兵北入,众军不得已,并进,斩首数千级。后王安得震怖,走出门迎秉,脱帽,抱马足降,秉将以诣固;其前王亦归命,遂定车师而还。于是固奏复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以陈睦为都护;司马耿恭为戊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己校尉,屯前王部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恭,况之孙也。
资治通鉴·卷四十五 汉纪三十七(夏,五月,戊子)
诗歌翻译:
在炎热的夏季,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公卿百官因皇帝的威严和德行吸引远方的人们前来朝拜。祥瑞之物显现,预示着王业的成功。于是,他们齐聚于朝廷,共饮美酒以庆贺皇帝的统治。皇帝下令:“天地间的神物,用以应证王者之位;远方之人仰慕教化,确实是因为有德之人。我身为天子,有何理由享受这样的殊荣!唯有高祖、光武的圣德所感,我们才不敢有所推辞。现在,我们应该恭敬地举杯,太常择日策告宗庙。”同时,还决定对百姓进行赏赐,恩赐不同的爵位及粮食。
诗句解析:
- “天生神物,以应王者”:这句话表明皇帝认为自己是天意选中的统治者,他的统治被神圣的天象所认可。
- “远人慕化,实由有德”:这反映了皇帝希望他的仁政能够感化远方的人们,使他们归心于汉朝的统治。
- “朕以虚薄,何以享斯!”:皇帝谦虚地表达出自己的德行不足以让天下人都归顺。
- “唯高祖、光武圣德所被,不敢有辞,其敬举觞”:这里提及的高祖和光武帝被视为道德典范,使皇帝感到有责任效仿他们的美德,因此他愿意举起酒杯庆祝。
- “太常择吉日策告宗庙”:皇帝命令太常选择吉利的日子祭祀祖宗,这是对先祖的一种致敬和祈求神明庇佑的仪式。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编年体史书,全书约三百多万字,记录了从战国到宋朝约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该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而且文笔流畅,叙述清晰,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皇帝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