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晦,日有食之。
六月,丙寅,以大司农西河王敏为司徒。有司奏请诛淮阳王延,上以延罪薄于楚王英,秋,七月,徙延为阜陵王,食二县。
是岁,北匈奴大入云中,云中太守廉范拒之;吏以众少,欲移书傍郡求救,范不许。会日暮,范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营中星列。虏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馀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范,丹之孙也。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七四年)
春,正月,上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资治通鉴 · 卷四十五 · 汉纪三十七

戊午晦,日有食之。

六月,丙寅,以大司农西河王敏为司徒。有司奏请诛淮阳王延,上以延罪薄于楚王英,秋,七月,徙延为阜陵王,食二县。

是岁,北匈奴大入云中,云中太守廉范拒之;吏以众少,欲移书傍郡求救,范不许。会日暮,范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营中星列。虏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馀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范,丹之孙也。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七四年)

春,正月,上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五月三十日,日蚀。

六月十三日,任命大司农西河王敏为司徒。有关部门请求杀死淮阳王延,皇帝认为延的罪行不重于楚王英。秋季七月,把延改封为阜陵王,分给他两个县。这一年,北匈奴大规模进入云中郡,云中郡太守廉范抵抗匈奴;官吏认为兵力薄弱,打算向邻近的郡县求援,廉范不同意。正好天黑了,廉范让士兵们各自绑着两根火炬,在帐篷的三个头点燃火把,帐篷里像星星一样排列着火光。匈奴人以为汉朝派兵来救他们了,十分惊慌,等到天快亮才准备撤退。廉范命令军队饱餐一顿,早晨去追赶敌人,杀死几百个敌人,匈奴人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人有一千多人,从此不敢再向云中郡进攻了。廉范是东汉桓帝时的一位名臣。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七四年)

正月,皇帝到原陵拜祭祖先,晚上梦见先帝和太后非常欢喜。醒来之后,皇帝很悲伤,睡不着觉。于是查阅日历,发现第二天是个吉祥的日子,就率领百官前去拜祭。当天,天空中降下甘美的露水和雨露,皇帝下令官员们采集这些露水用来进献祭祀用的东西。这时,忽然听到一阵哭声。皇帝问是谁哭得这样悲哀,左右侍从说这是廉范哭泣。皇帝感到很奇怪,问廉范为什么哭,廉范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是仁慈的,而小人心是险恶的。’现在上天赐给我吉祥的日子,我恐怕不能胜任这个任务,所以忍不住悲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