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明德太后为帝纳扶风宋杨二女为贵人,大贵人生太子庆。梁松弟竦有二女,亦为贵人,小贵人生皇子肇。窦皇后无子,养肇为子。宋贵人有宠于马太后,太后崩,窦皇后宠盛,与母沘阳公主谋陷宋氏,外令兄弟求其纤过,内使御者侦伺得失。宋贵人病,思生兔,令家求之,因诬言欲为厌胜之术,由是太子出居承禄观。夏,六月,甲寅,诏曰:“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不可以奉宗庙。大义灭亲,况降退乎!今废庆为清河王。皇子肇,保育皇后,承训怀衽,今以肇为皇太子。”遂出宋贵人姊妹置丙舍,使小黄门蔡伦案之。二贵人皆饮药自杀,父议郎杨免归本郡。庆时虽幼,亦知避嫌畏祸,言不敢及宋氏;帝更怜之,敕皇后令衣服与太子齐等。,太子亦亲爱庆,入则共室,出则同舆。己未,徙广平王羡为西平王。
诗句
- 初,明德太后为帝纳扶风宋杨二女为贵人,大贵人生太子庆。
- 梁松弟竦有二女,亦为贵人,小贵人生皇子肇。
- 窦皇后无子,养肇为子。
- 宋贵人有宠于马太后,太后崩,窦皇后宠盛,与母沘阳公主谋陷宋氏,外令兄弟求其纤过,内使御者侦伺得失。
- 宋贵人病,思生兔,令家求之,因诬言欲为厌胜之术,由是太子出居承禄观。
- 夏,六月,甲寅,诏曰:“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不可以奉宗庙。大义灭亲,况降退乎!今废庆为清河王。皇子肇,保育皇后,承训怀衽,今以肇为皇太子。”
- 遂出宋贵人姊妹置丙舍,使小黄门蔡伦案之。二贵人皆饮药自杀,父议郎杨免归本郡。庆时虽幼,亦知避嫌畏祸,言不敢及宋氏;帝更怜之,敕皇后令衣服与太子齐等。,太子亦亲爱庆,入则共室,出则同舆。
- 己未,徙广平王羡为西平王。
译文
起初,明德太后为汉帝挑选了扶风的宋杨两位女子作为贵人,其中大贵人生下太子刘庆。梁松的弟弟梁竦有两个女儿也被选为贵人,小贵人也生了一个儿子刘肇。窦皇后没有孩子,就把刘肇当自己的儿子抚养。宋贵人受到马太后的宠爱,但后来太后去世后,窦皇后的势力变得非常强盛,联合母亲沘阳公主阴谋陷害宋贵人。他们在外面找宋贵人的过失,在家里让仆人监视她的一举一动。宋贵人生病了,想要一个兔子来治疗疾病,就命令家里人去找,然后谎称她要进行一种可以消除灾祸的法术。因此刘庆被废为清河王。刘肇虽然年纪小,也知道躲避嫌疑和避免灾难,所以他不敢再提宋氏的事情。皇帝对他也更加怜惜,让皇后下令让他的衣服和太子一样。同时太子也非常喜欢刘肇,进进出出都和刘肇一起。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刘庆和刘肇被秘密地转移到了承禄观。窦皇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不惜采取极端的手段。她派人去调查宋贵人的情况,发现她有谋害他人的计划并企图通过诅咒来消除灾祸。于是,窦皇后和马太后的女儿们勾结起来对付宋贵人。他们不仅在表面上寻找宋贵人的过错,还暗中让仆人观察她的行动,以便更好地控制她。最终,宋贵人和她的妹妹们因为被怀疑有不端行为而被处死。
注释
- 初: 开始。
- 明德太后: 指汉灵帝刘宏的母亲。
- 扶风宋杨: 扶风(陕西省凤翔)人宋杨。
- 贵人: 古代帝王的女儿被称为“贵人”,这里指的是宋杨的两个女儿。
- 大贵人生太子庆: 宋杨的大女儿所生的刘庆被封为太子。
- 梁松、梁竦: 东汉时期的大臣,与外戚关系复杂。
- 母沘阳公主: 即刘宏的妻子何皇后的姐姐。
- 厌胜之术: 一种迷信的方法,认为用某种手段可以消除灾祸或好运。
- 大义灭亲: 指在国家法律面前,不因私人亲情而徇私枉法。
- 清河王: 刘庆被封为清河王。
- 皇子肇: 刘肇被封为皇子。
- 广平王羡: 东汉时期的人物。
- 西平王: 东汉时期的人物。
- 衣与太子齐等: 指刘肇的衣服与太子刘庆的衣服一样长宽。
- 出则同舆: 指刘肇和刘庆一起乘车出行。
- 徙: 调动。
- 黜免: 贬谪、罢免官职。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东汉时期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明德太后为汉灵帝挑选的两位美女成为太子妃,但因为某些原因被废黜,这反映出皇权的斗争和家族间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