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庚子,阜陵质王延薨。
是岁,郡国九大水。
肃宗孝章皇帝下永元二年(庚寅,公元九零年)
春,正月,丁丑,赦天下。
二月,壬午,日有食之。
夏,五月,丙辰,封皇弟寿为济北王,开为河间王,淑为城阳王;绍封故淮南顷王子侧为常山王。
窦宪遣副校尉阎盘将二千馀骑掩击北匈奴之守伊吾者,复取其地。车师震慑,前、后王各遣子入侍。
月氏求尚公主,班超拒还其使,由是怨恨,遣其副王谢将兵七万攻超。超众少,皆大恐;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岭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谢遂前攻超,不下,又钞掠无所得。超度其粮将尽,必从龟兹求食,乃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以赂龟兹,超伏兵遮击,尽杀之,持其使首以示谢。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超纵遣之。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
资治通鉴·卷四十七·汉纪三十九
冬,十月庚子,阜陵质王延薨。
是岁,郡国九大水。
赏析:
此诗描述了东汉时期一个重大事件——阜陵质王延的死亡及其对当时政治格局的影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动荡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民众苦难的关注。在诗歌形式上,这首诗也展示了汉代诗歌的特色,如押韵和对仗,以及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通过细致的描述和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这一事件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