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癸亥,陨石于鄠。
夏,五月,己丑,京师雨雹。
荆州刺史度尚募诸蛮夷击艾县城,大破之,降者数万人。桂阳宿贼卜阳、潘鸿等逃入深山。尚穷追数百里,破其三屯,多获珍宝。阳、鸿党众犹盛,尚欲击之,而士卒骄富,莫有斗志。尚计缓之则不战,逼之必逃亡,乃宣言:“卜阳、潘鸿作贼十年,习于攻守,今兵寡少,未易可进,当须诸郡所发悉至,乃并力攻之。”申令军中恣听射猎,兵士喜悦,大小皆出。尚乃密使所亲客潜焚其营,珍积皆尽。猎者来还,莫不润涕。尚人人慰劳,深自咎责,因曰:“卜阳等财宝足富数世,诸卿但不并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众咸愤踊。尚敕令秣马蓐食,明旦,径赴贼屯,阳、鸿等自以深固,不复设备,吏士乘锐,遂破平之。尚出兵三年,群寇悉定,封右乡侯。

诗句:资治通鉴·卷五十五·汉纪四十七

译文:三月,癸亥,陨石于鄠。夏季,五月,己丑,京师雨雹。荆州刺史度尚招募各蛮夷攻打艾县城,大破之,降者数万人。桂阳宿贼卜阳、潘鸿等逃入深山。度尚穷追数百里,破其三屯,多获珍宝。卜阳、潘鸿党众犹盛,度尚欲击之,但士卒骄富,莫有斗志。度尚计缓之则不战,逼之必逃亡,乃宣言:“卜阳、潘鸿作贼十年,习于攻守,今兵寡少,未易可进,当须诸郡所发悉至,乃并力攻之。”申令军中恣听射猎,兵士喜悦,大小皆出。度尚遂密使所亲客潜焚其营,珍积皆尽。猎者来还,莫不润涕。度尚人人慰劳,深自咎责,因曰:“卜阳等财宝足富数世,诸卿但不并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众咸愤踊。度尚敕令秣马蓐食,明旦,径赴贼屯,卜阳、潘鸿等自以深固,不复设备,吏士乘锐,遂破平之。

注释:

  • 资治通鉴:一部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历时19年告成。
  • 汉纪:指汉代的历史记录。
  • 汉桓帝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是东汉桓帝的第七个年号。
  • 孝桓皇帝中:指的是孝桓皇帝在位期间,即从建武年间开始到延熹七年为止。
  • 黄琼:东汉时期的忠臣和官员,乡侯的身份显示了他的地位和荣誉。
  • 临下葬时:黄琼去世时的场景描述,暗示了他对丧礼的重视和对后人的关怀。
  • 四方远近知名人士前来吊丧:反映了黄琼生前的影响力及其死后人们的哀悼之情。
  • 吏士乘锐:形容官兵们士气高昂,准备奋勇作战。
  • 直赴贼屯:迅速而直接地前往敌人据点的行动,表明决心和速度。
  • 财宝足富数世:意味着卜阳等人拥有足够的财富可以维持几代人的生活。
  • 诸卿:古代用语,是对同僚或部下的敬称。
  • 何足介意:表示损失虽小,但不足以成为忧虑或不满的理由。
  • 敕令:命令的意思。
  • 秣马蓐食:准备出征时让战马吃饱食物,比喻充分准备以待战斗。
  • 率师:率领军队。
  • 深固:坚固不易摧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汉时期一场重要的军事行动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态。诗中通过具体的行动和人物心理描写,展示了军队将领的决心、士兵的情绪以及战争的残酷性。通过对黄琼去世时的哀悼和对卜阳等人的处罚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现了汉朝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智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正义与秩序的坚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和生动的事件再现,传达了古代战争的紧张气氛和人性的复杂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