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以光禄勋周景为太尉。
司空刘茂免。
冬,十二月,以光禄勋汝南宣酆为司空。
以越骑校尉窦武为城门校尉。武在位,多辟名士,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裁充足而已。得两宫赏赐,悉散与太学诸生及匄施贫民。由是众誉归之。
匈奴乌桓闻张奂至,皆相率还降,凡二十万口;奂但诛其首恶,馀皆慰纳之。唯鲜卑出塞去。朝廷患檀石槐不能制,遣使持印绶封为王,欲与和亲。檀石槐不肯受,而寇抄滋甚。自分其地为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馀、濊貊二十馀邑,为东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馀邑,为中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乌孙二十馀邑,为西部。各置大人领之。
《资治通鉴》(又称《通鉴纪事本末》)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历史。其中,“汉纪四十七”涉及了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的事件。黄琼在这一年去世,时年约五十八岁。
黄琼,字孟优,东汉初年的名臣,以廉洁和正直著称。他曾任司空一职,因反对宦官专权而多次被免职。尽管政治生涯起伏不定,黄琼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明的形象,深受民众爱戴。他的离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人前来吊唁,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哀悼。
黄琼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四方的知名人士纷纷前往吊唁,共有六、七千人参加葬礼。这些人中不乏当时的政治、文化名人,他们在黄琼生前曾受到过他的教诲和支持。这次葬礼不仅是对黄琼个人品德的肯定,也反映了他在民间的崇高声望。通过这次活动,黄琼与他的支持者之间的友谊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黄琼的去世不仅是对其个人的悼念,也是对他一生清廉正直品质的认可。他的逝世提醒人们,即使是历史上的名人,也需要面对生与死的自然规律。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生态,以及人们对道德楷模的尊重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