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皇后性强忌,后宫王美人生皇子协,后鸩杀美人。帝大怒,欲废后;诸中官固请,得止。
大长秋华容侯曹节卒;中常侍赵忠代领大长秋。
孝灵皇帝中光和五年(壬戌,公元一八二年)
春,正月,辛未,赦天下。
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太尉许彧、司空张济承望内官,受取货赂,其宦者子弟、宾客,虽贪污秽浊,皆不敢问,而虚纠边远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民诣阙陈诉。司徒陈耽上言:“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帝以让彧、济,由是诸坐谣言征者,悉拜议郎。
二月,大疫。
三月,司徒陈耽免。
夏,四月,旱。
以太常袁隗为司徒。
五月,庚申,永乐宫署灾。
秋,七月,有星孛于太微。
板楯蛮寇乱巴郡,连年讨之,不能克。帝欲大发兵,以问益州计吏汉中程包,对曰:“板楯七姓,自秦世立功,复其租赋。其人勇猛善战。昔永初中,羌入汉川,郡县破坏,得板楯救之,羌死败殆尽,羌人号为神兵,传语种辈,勿复南行。至建和二年,羌复大入,实赖板楯连摧破之。前车骑将军冯绲南征武陵,亦倚板楯以成其功。近益州郡乱,太守李颙亦以板楯讨而平之。忠功如此,本无恶心。长吏乡亭更赋至重,仆役棰楚,过于奴虏。亦有嫁妻卖子,或乃至自刭割,虽陈冤州郡,而牧守不为通理,阙庭悠远,不能自闻,含怨呼天,无所叩诉。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非有谋主僭号以图不轨。今但选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烦征伐也。”帝从其言,选用太守曹谦,遣宣诏赦之,即时皆降。

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何皇后的强忌与宫廷内的纷争

  1. 何皇后的强忌
  • 何皇后因嫉妒王美人生下皇子,心生杀意。她鸩杀王美人的事件震惊了朝廷,引发了皇帝极大的愤怒。
  1. 后宫风波
  • 何皇后的嫉妒和残忍激起了宫中的不满和恐惧。宦官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不得不出面为她求情,使她免于废黜的命运。
  1. 中官与大长秋的更迭
  • 随着何皇后的权势逐渐稳固,中常侍赵忠接替了华容侯曹节的大长秋职位,成为新的宦官领袖。这一变化对朝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皇帝与宦官的权力博弈
  • 尽管何皇后通过宦官获得了一定的支持,但皇帝仍然对她抱有戒心。双方在权力上进行了持续的博弈,为东汉的政治局势埋下了隐患。
  1. 谣言与清查
  • 为了清除可能的内乱隐患,皇帝下令公卿以谣言举荐刺史、二千石官员为民蠹害者。此举虽然未能根除问题,但也体现了皇帝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1. 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
  • 由于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和宦官的干预,社会不稳定因素开始显现。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