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灵皇帝中中平元年(甲子,公元一八四年)
春,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收马元义,车裂于雒阳。诏三公、司隶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馀人;下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以为标帜,故时人谓之“黄巾贼”。二月,角自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应贼。
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封慎侯,率左右羽林、五营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帝召群臣会议。北地太守皇甫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嵩,规之兄子也。上问计于中常侍吕强,对曰:“党锢久积,人情怨愤,若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今请先诛左右贪浊者,大赦党人,料简刺史、二千石能否,则盗无不平矣。”帝惧而从之。壬子,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唯张角不赦。发天下精兵,遗北中郎将卢植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硃俊讨颍川黄巾。

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

春,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收马元义,车裂于雒阳。诏三公、司隶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馀人;下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以为标帜,故时人谓之“黄巾贼”。二月,角自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应贼。

译文:
孝灵皇帝中平元年(甲子,公元一八四年),春,角的弟子济南人唐周给朝廷上书举报了角的情况。于是朝廷逮捕了马元义,并在雒阳将马元义车裂。朝廷下诏命三公和司隶调查验证皇宫内外守卫以及百姓与角有关的事项,诛杀了一千多人;然后命令冀州刺史追捕角等人。角等人知道事情败露之后,日夜兼程地调动各地的力量,一时间全都起兵造反,他们头戴黄巾作为标志。因此当时的人们称他们为“黄巾贼”。二月,角自称为天公将军,他的弟称为地公将军,弟称为人公将军,他们所到之处焚烧烧毁官府,抢劫掠夺聚邑,州郡无法控制,地方长官多数都逃走了。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京城震动。安平、甘陵的人各自抓拿自己的县令来对抗贼军。

赏析:
本诗通过叙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起因和过程,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局面。诗中的“黄巾贼”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黄巾军的残暴和疯狂。同时,也体现了朝廷在面对叛乱时的无奈和混乱。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鉴赏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