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燮归乡里。燮子幹,年十三,言于燮曰:“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后不足以自守,宜听羌、胡之请,还乡里,徐俟有道而辅之。”言未终,燮慨然叹曰:“汝知吾必死邪!圣达节,次守节。殷纣暴虐,伯夷不食周粟而死。再遭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杨会,吾之程婴也。”狄道人王国使故酒泉太守黄衍说燮曰:“天下已非复汉有,府君宁有意为吾属帅乎?”燮按剑叱衍曰:“若剖符之臣,反为贼说邪!”遂麾左右进兵,临陈战殁。耿鄙司马扶风马腾亦拥兵反,与韩遂合,共推王国为主,寇掠三辅。
太尉张温以寇贼未平,免;以司徒崔烈为太尉。五月,以司空许相为司徒;光禄勋沛国丁宫为司空。

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

诗句与译文对照分析

原文:

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
时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燮归乡里。燮子幹,年十三,言于燮曰:“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后不足以自守,宜听羌、胡之请,还乡里,徐俟有道而辅之。”言未终,燮慨然叹曰:“汝知吾必死邪!圣达节,次守节。殷纣暴虐,伯夷不食周粟而死。再遭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杨会,吾之程婴也。”狄道人王国使故酒泉太守黄衍说燮曰:“天下已非复汉有,府君宁有意为吾属帅乎?”燮按剑叱衍曰:“若剖符之臣,反为贼说邪!”遂麾左右进兵,临陈战殁。耿鄙司马扶风马腾亦拥兵反,与韩遂合,共推王国为主,寇掠三辅。

注释:

原文:
《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
时间:不详
地点:不详
事件:北地胡骑数千人跟随叛军攻打郡城,他们都对傅燮抱有深厚的感情,在城外叩头请求送傅燮回故乡里。傅燮的儿子傅干,年仅十三岁,向傅燮进言:“国家已经昏乱到了极点,致使您在朝廷中无法容身。如果您不能保护自己的尊严和安全,就应接受羌族、胡人的请求,回到故乡,等待有道明君再来辅佐您。”傅干的话还没说完,傅燮感慨地叹息:“你难道知道我注定要死吗?圣人懂得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其次是遵守自己的节操。殷纣王残暴无道,伯夷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武王赐给他的粮。又经历了两次乱世,我没能培养出崇高的志趣,享受俸禄,现在又想逃避灾难吗!我的去向在哪里呢?必定是在这里结束一生!你有才智,一定要努力啊!”主簿杨会,是我的义士程婴。狄道人王国派他的旧日酒泉太守黄衍劝说傅燮:“天下已经不再是汉朝所有了,您怎么还想着做我们的领袖呢?”傅燮挥剑怒斥黄衍:“如果你是分封给您的官员,反而替贼寇说话吗!”于是指挥手下的士兵进发,在阵前战死。耿鄙司马扶风马腾也拥兵造反,与韩遂联合,推举王国为首领,掠夺并侵扰三辅地区。
译文:
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
时间:不详
地点:不详
事件:北地胡骑数千人跟随叛军攻打郡城,他们都对傅燮抱有深厚的感情,在城外叩头请求送傅燮回故乡里。傅燮的儿子傅干,年仅十三岁,向傅燮进言:“国家已经昏乱到了极点,致使您在朝廷中无法容身。如果您不能保护自己的尊严和安全,就应接受羌族、胡人的请求,回到故乡,等待有道明君再来辅佐您。”傅干的话还没说完,傅燮感慨地叹息:“你难道知道我注定要死吗?圣人懂得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其次是遵守自己的节操。殷纣王残暴无道,伯夷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武王赐给他的粮。又经历了两次乱世,我没能培养出崇高的志趣,享受俸禄,现在又想逃避灾难吗!我的去向在哪里呢?必定是在这里结束一生!你有才智,一定要努力啊!”主簿杨会,是我的义士程婴。狄道人王国派他的旧日酒泉太守黄衍劝说傅燮:“天下已经不再是汉朝所有了,您怎么还想着做我们的领袖呢?”傅燮挥剑怒斥黄衍:“如果你是分封给您的官员,反而替贼寇说话吗!”于是指挥手下的士兵进发,在阵前战死。耿鄙司马扶风马腾也拥兵造反,与韩遂联合,推举王国为首领,掠夺并侵扰三辅地区。

赏析:

此诗句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交织的悲惨场景。通过傅燮及其家人的行为和对话,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坚定与无奈。诗中“必死于此”表达了傅燮即使面对生死关头也不失为国为民着想的高尚情操。这种精神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理想主义和忠诚。

诗中还提到了其他人物及事件如主簿杨会的忠诚和狄道人王国的背叛,进一步丰富了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层次。这些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和感染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该诗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人物描写,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命运的脆弱性。同时,通过对傅燮等人行为的刻画,展示了他们在艰难时期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