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灵帝征董卓为少府,卓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言:‘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率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憋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朝廷不能制。及帝寝疾,玺书拜卓并州牧,今以兵属皇甫嵩。卓复上书言:“臣误蒙天恩,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嵩从子郦说嵩曰:“天下兵柄,在大人与董卓耳。今怨隙已结,势不俱存,卓被诏委兵而上书自请,此逆命也。彼率京师政乱,故敢踌躇不进,此怀奸也。二者,刑所不赦。且其凶戾无亲,将士不附。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无不济也。”嵩曰:“违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裁之。”乃上书以闻。帝以让卓。卓亦不奉诏,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诗句】

  1. 资治通鉴 · 卷五十九 · 汉纪五十一
  2. 初,灵帝征董卓为少府,卓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言:‘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率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憋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
  3. 朝廷不能制。
  4. 及帝寝疾,玺书拜卓并州牧,今以兵属皇甫嵩。
  5. 卓复上书言:“臣误蒙天恩,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
  6. 嵩从子郦说嵩曰:“天下兵柄,在大人与董卓耳。今怨隙已结,势不俱存,卓被诏委兵而上书自请,此逆命也。彼率京师政乱,故敢踌躇不进,此怀奸也。二者,刑所不赦。且其凶戾无亲,将士不附。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无不济也。”
  7. 嵩曰:“违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裁之。”
  8. 乃上书以闻。
  9. 帝以让卓。
  10. 卓亦不奉诏,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译文】

  1. 《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汉纪五十一:
    起初,灵帝召董卓为少府,卓上书言:“我所带领的湟中义从以及秦、胡士兵都来向我报告:‘我们忍饥挨饿,没有得到赏赐,连妻儿都受冻挨饿。’他们拉着我的车子,让我无法前行。羌、胡人对我们十分刻薄,我也无法制止,只能顺应他们的心意安抚他们。增异再次上书。”朝廷无法控制局面。等到灵帝生病时,用玺书任命董卓为并州牧,现在把军队交给皇甫嵩。卓又上书说:“我误蒙天恩,执掌军权十多年,士兵们大小都有,相处久了,依恋着我收养他们恩情,为我奋战一次的机会,请求带兵北上,效力边疆。”皇甫嵩的侄子郦劝皇甫嵩说:“天下的兵权,在大人和董卓手里。如今怨气已经结下,势力不可能共存,董卓接受诏令交出军队却上书要求自己领兵,这是违背命令。他率领京师政治混乱,所以敢犹豫不前进,这是心怀奸计。这两者都是法律所不饶恕的。况且他凶恶暴戾没有人亲近,将士们不归附。大人现在担任元帅之职,用国家的权威讨伐他,上可以显扬忠诚义气,下可以除去凶恶祸害,没有不成功的。”皇甫嵩说:“违反命令虽然有罪,但是单独诛杀他也有罪责。不如明确地向朝廷陈述事情,由朝廷决定。”于是向皇帝上书报告了这件事。灵帝因此责备董卓。董卓也不服从诏令,驻扎在河东观察形势变化。

【赏析】
这则史料记载了董卓因不满朝廷的待遇而拒绝听从诏令,并企图借助军事力量来谋求个人的权力和地位。通过这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到董卓的野心和他对朝廷的反抗态度。同时,文中也展现了皇甫嵩的智慧和远见,他不仅阻止了董卓的行为,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整篇史实反映了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和军阀割据的局面,同时也展示了人物性格和行为对历史走向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