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
董卓性残忍,一旦专政,据有国家甲兵、珍宝,威震天下,所愿无极,语宾客曰:“我相,贵无上也!”侍御史扰龙宗诣卓白事,不解剑,立挝杀之。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充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剽虏资物,妻略妇女,不避贵贱。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卓购求袁绍急,周毖、伍琼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今急购之,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卓以为然,乃即拜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又以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术畏卓,出奔南阳。操变易姓名,间行东归,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时县已被卓书,唯功曹心知是操,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释之。操至陈留,散家财,合兵得五千人。

”`

资治通鉴 · 卷五十九 · 汉纪五十一

春,正月,丁酉,赦天下。
二月,有星孛于紫宫。黄巾余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三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屠,直于翻。

注释:

  • 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皇帝下令取消三个名称的称呼,分别是“光熹”,即光武帝;“昭宁”,即汉明帝;“永汉”,即汉章帝。
  • 董卓性残忍:董卓性格残忍无情。
  • 一旦专政:一旦开始独揽朝政大权。
  • 据有国家甲兵、珍宝:拥有国家的武力和珍宝。
  • 威震天下:其权势极大,足以震慑天下。
  • 所愿无极:所想之事,无不可为。
  • 语宾客曰:“我相,贵无上也!”:他告诉宾客们,自己的地位是无上的。
  • 侍御史扰龙宗诣卓白事:侍御史(官职)扰龙宗前往董卓处报告事情。
  • 不解剑:没有拔剑。
  • 立挝杀之:立即用棍打死。
  • 洛中贵戚,室第相望:洛阳城中的王公贵族,住宅相连。
  • 金帛财产,家家充积:家中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
  • 肆其虏掠:放纵士兵掠夺财物。
  • 妻略妇女:妻子也被抓走。
  • 不避贵贱:不分贵贱,对所有人进行抢劫。
  • 人情崩恐,不保朝夕:人们感到恐慌,不知道何时会遭遇灾难。
  • 购求袁绍急:紧急购买袁绍的人头。
  • 周毖、伍琼说卓曰:周毖和伍琼劝说董卓。
  • 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废除或扶持皇帝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 恐惧出奔,非有它志:袁绍害怕董卓,出逃。
  • 必无患矣: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 乃即拜绍勃海太守:于是立即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
  • 封邟乡侯:封赏为邟乡侯。
  • 又以袁术为后将军:又任命袁术为后将军。
  • 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为骁骑校尉。
  • 术畏卓:袁术畏惧董卓。
  • 出奔南阳:出逃至南阳。
  • 操变易姓名:曹操改名换姓,秘密返回东郡。
  • 过中牟:经过中牟县时被发现。
  • 县已被卓书:当地已有董卓的命令。
  • 唯功曹心知是操:只有功曹知道这个人是曹操。
  • 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因为当时局势混乱,不宜拘捕天下的英雄豪杰。
  • 因白令释之:因此请求释放他。
  • 操至陈留:曹操到达陈留。
  • 散家财:分家产给部下的士兵。
  • 合兵得五千人:集合士兵,得到五千人。

译文:
春天,正月十五日,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赦免全国。二月,有彗星出现在紫宫。黄巾余贼郭大等人从河西白波谷起兵,侵犯太原、河东。三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屠,直于翻。

赏析:
本文记载了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包括董卓专权的暴政、黄巾军的叛乱以及随后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策略决策。文中详细描述了董卓如何通过残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以及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大决策,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和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时,文章还记录了曹操在危机中如何巧妙应对,保全了自己的势力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