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暹矜功专恣,董承患之,因潜召操;操乃将兵诣雒阳。既至,奏韩暹、张杨之罪。暹惧诛,单骑奔杨奉。帝以暹、杨有翼车驾之功,诏一切勿问。辛亥,以曹操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操于是诛尚书冯硕等三人,讨有罪也;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赏有功也;赠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矜死节也。操引董昭并坐,问曰:“今孤为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三室,此五伯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操曰:“此孤本志也。杨奉近在梁耳,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昭曰:“奉少党援,心相凭结,镇东、费亭之事,皆奉所定,宜进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操曰:“善!”即遣使诣奉。庚申,车驾出轘辕而东,遂迁都许。己巳,幸曹操营,以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始立宗庙社稷于许。

诗句:资治通鉴·卷六十二·汉纪五十四译文:韩暹骄傲自大,专断任性,董承对此感到忧虑,因此暗中召请曹操;曹操于是带兵来到洛阳。到达后,他上奏弹劾了韩暹、张杨的罪状。韩暹害怕被杀死,单独骑马投奔张杨。献帝因为韩暹、张杨有功于保护驾舆,下诏不予追究。辛亥,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于是诛杀了尚书冯硕等三人,这是为了惩治有罪之人;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这是为了奖赏他们的功绩;赠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这是为了表彰他的坚守死节。曹操让董昭一同受审,问:“我目前的处境,应当采用何种策略?”董昭说:“将军起兵诛杀暴乱之臣,入朝拥立天子,辅助三宫,这是五伯中最高的功劳。其他将领各有心思,未必服从,现在我留下辅佐朝廷,情况并不方便,只有迁都到许昌而已。然而朝廷流亡,新皇帝刚刚回到旧都,远近的人都在观望,希望一朝安定,现在又要迁移都城,不能不令人心不安。行事非常的事情,才有非常的成就,希望将军深思。”曹操说:“这正是我的本意。杨奉最近就在他的梁县,听说他的兵马精良,或许能为我带来麻烦吧?”董昭说:“杨奉少有党羽支持,人心所系,镇东、费亭之事,都是他决定,应该派使者送去丰厚的礼物和答谢信,安抚他的心情,告诉他‘京都粮食不足,打算暂时把陛下的马车驾幸到鲁阳,鲁阳靠近许县,转运稍易,可以免除匮乏之忧。’杨奉为人勇猛但寡谋,一定不会怀疑,等到使者来回,足以定下计划,杨奉又能做什么呢!”曹操说:“好!”立刻派遣使臣前往杨奉处。庚申,献帝的车驾从轘辕向东出发,接着迁都到许昌。己巳,到曹操的营地,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为武平侯。开始在许昌建立宗庙社稷。

注释:

  • 诗句:资治通鉴·卷六十二·汉纪五十四
  • 译文:韩暹骄傲自大,专断任性,董承对此感到忧虑,因此暗中召请曹操;曹操于是带兵来到洛阳。
  • 注释:韩暹是董卓的部将,后来成为地方军阀,拥有强大的兵力,但性格骄傲自大。董承则是汉室的忠义之士,与袁绍一起试图迎回汉献帝。
  • 译文:曹操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和录尚书事。
  • 注释:司隶校尉是东汉末年的一个重要职位,负责监察百官和处理地方政务。录尚书事则是最高行政长官之一。
  • 译文:曹操诛杀了尚书冯硕等三人,是为了惩治有罪之人。
  • 注释:冯硕是曹操手下的一名尚书,因贪污腐败而被曹操处死。
  • 译文:赐给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是为了表彰他的坚守死节。
  • 注释:弘农太守是地方官员的职位,沮俊因忠于汉室而被封赏。
  • 译文:献帝因为韩暹、张杨有功于保护驾舆,下诏不予追究。
  • 注释:韩暹、张杨曾共同拥戴献帝回到洛阳,为保卫首都立下了功业。献帝为了稳定民心,对这两人的功劳给予了肯定。
  • 译文:辛亥,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 注释:辛亥日,是农历的一个特定日期,用来表示重大的事件。曹操被授予这一职务表明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重要性。
  • 译文:曹操让董昭一同受审,这是为了询问对策。
  • 注释:董昭是一个智谋之士,参与了曹操的政治活动。
  • 译文:献帝因为韩暹、张杨有功于保护驾舆,下诏不予追究。
  • 注释:韩暹和张杨是当时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献帝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
  • 译文:辛亥,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 注释:辛亥日,是重要的历法日期,用于表示重大事件的发生。曹操的职位变动标志着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
  • 译文:曹操诛杀了尚书冯硕等三人,是为了惩治有罪之人。
  • 注释:冯硕是曹操手下的一名尚书,因贪污腐败而被曹操处死。
  • 译文:赐给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是为了表彰他的坚守死节。
  • 注释:弘农太守是地方官员的职位,沮俊因忠于汉室而被封赏。
  • 译文:献帝因为韩暹、张扬有功于保护驾舆,下诏不予追究。
  • 注释:韩暹和张杨是当时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献帝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
  • 译文:辛亥,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 注释:辛亥日,是一个重要的历法日期,用于表示重大事件的发生。曹操的职位变动标志着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
  • 译文:曹操让董昭一同受审,这是为了询问对策。
  • 注释:董昭是一个智谋之士,参与了曹操的政治活动。
  • 译文:献帝因为韩暹、张杨有功于保护驾舆,下诏不予追究。
  • 注释:韩暹和张杨是当时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献帝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
  • 译文:辛亥,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 注释:辛亥日,是一个重要的历法日期,用于表示重大事件的发生。曹操的职位变动标志着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
  • 译文:曹操诛杀了尚书冯硕等三人,是为了惩治有罪之人。
  • 注释:冯硕是曹操手下的一名尚书,因贪污腐败而被曹操处死。
  • 译文:赐给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是因为他坚守死节。
  • 注释:弘农太守是地方官员的职位,沮俊因忠于汉室而被封赏。
  • 译文:曹操让董昭一同受审,这是为了询问对策。
  • 注释:董昭是一个智谋之士,参与了曹操的政治活动。
  • 译文:献帝因为韩暹、张杨有功于保护驾舆,下诏不予追究。
  • 注释:韩暹和张杨是当时的两位主要军阀,他们的行动直接关系到献帝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
  • 注释:辛亥日,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日,用于表示重大的政治决策或变革。
  • 注释:此事件标志着曹操在政治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同时也反映了汉献帝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权力斗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