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曹操遣夏侯惇、于禁等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等追之。裨将军巨鹿李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窄狭,草木深,不可追也。”惇等不听,使典留守而追之,果入伏里,兵大败。典往救之,备乃退。
曹操下书责孙权任子,权召群僚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决。权引周瑜诣吴夫人前定议,瑜曰:“昔楚国初封,不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遂据荆、扬,至于南海,传业延祚,九百馀年。今将军承父兄馀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有何逼迫而欲送质!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如此,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馀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彼自亡之不暇,焉能害人!”吴夫人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

【原诗】

资治通鉴·卷六十四·汉纪五十六,曹操遣夏侯惇、于禁等追刘备至叶,李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窄狭,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惇不听,使典留守而追之,果入伏里,兵大败。典往救之,备乃退。

【译文】
《资治通鉴》记载:曹操派遣夏侯惇、于禁等人追击刘备,到达叶县,但刘备突然撤军。夏侯惇等人追击,李典劝阻说:“敌人毫无征兆就撤退,肯定有埋伏。道路狭窄且草木茂密,难以追击。”但夏侯惇坚持要追击,并让李典留守。结果果然陷入敌人的埋伏之中,被打得大败。李典前去救援,刘备才撤回来。

【注释】

  • 资治通鉴: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西汉到唐朝的历史。
  • 卷六十四:指的是《资治通鉴》的第六十四卷。
  • 汉纪五十六:指的是汉朝的第五十六位皇帝刘协在位时的史事。
  • 刘表: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人物,曾任荆州牧。
  • 北侵:向北扩张或入侵。
  • 叶县: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叶县。
  • 曹操: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 夏侯惇:曹操的部将之一,擅长骑兵作战。
  • 于禁:曹操的部将之一,以勇猛善战著称。
  • 李典:李通的儿子,李通是曹操的部下,以智谋和忠诚闻名。
  • 南道:南方的道路。
  • 草深:草木茂盛,难以通行。
  • 质:人质,即被扣押为人质的人。
  • 孙权:三国时期东吴国的创立者。
  • 张昭:吴国的重要谋士和政治家。
  • 秦松:吴国的另一名政治家。
  • 定议:决定意见。
  • 周瑜:东吴的将领和政治家。
  • 铸山为铜:开采山上的金属矿,加工成为铜材。
  • 煮海为盐:利用海水中丰富的盐分,提炼出盐。
  • 境内富饶:国家内部经济繁荣,物产丰富。
  • 不思乱:不想引起动乱。
  • 何逼迫而欲送质:为什么要逼迫他送人质?
  • 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一旦成为人质,就无法避免与曹操产生联系。
  • 制于人:被人控制。
  • 一侯印:一个侯爵的印章。
  • 仆从:跟随的人。
  • 车数乘:几辆车。
  • 马数匹:几匹马。
  • 岂与南面称孤同哉:怎么能与那些自封君主的人相提并论呢?
  • 吴夫人:孙权的母亲。
  • 公瑾:周瑜的字。
  • 伯符:孙权的父亲孙坚,字伯符。
  • 同年:同岁。
  • 小一月耳:相差一个月左右。
  • 我视之如子也:我把你们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
  • 汝其兄事之:你应当尊敬他们如同对待兄长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