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壮以为人之行莫大于忠孝;既报父、叔之仇,又欲使寿事晋,寿不从。乃诈称耳聋,手不制物,辞归,以文籍自娱,终身不复至成都。
赵尚书令夔安卒。
赵王虎命司、冀、青、徐、幽、并、雍七州之民五丁取三,四丁取二,合鄴城旧兵,满五十万,具船万艘,自河通海,运谷千一百万斛于乐安城。徙辽西、北平、渔阳万馀户于兗、豫、雍、洛四川之地。自幽州以东至白狼,大兴屯田。悉括取民马,有敢私匿者腰斩,凡得四万馀匹。大阅于宛阳,欲以击燕。
燕王皝谓诸将曰:“石虎自以乐安城防守重复,蓟城南北必不设备,今若诡路出其不意,可尽破也。”冬,十月,皝帅诸军入自蠮螉塞袭赵,戍将当道者皆禽之,直抵蓟城。赵幽州刺史石光拥兵数万,闭城不敢出。燕兵进破武遂津,入高阳,所至焚烧积聚,略三万馀家而去。石光坐懦弱征还。
诗句: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晋纪十八
译文:“龚壮以为人之行莫大于忠孝。”这是龚壮的名言。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中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忠诚和孝顺。他不仅履行了对父亲的忠诚,还报了仇,又想让寿臣事晋,但寿不从。于是他诈称耳聋,手不制物,辞归,以文籍自娱,终身不复至成都。
关键词:龚壮、忠孝、石虎、段辽、幽州、燕王皝、赵王虎
赏析:这首诗是《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晋纪十八》中的一段文字。它讲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龚壮认为人的行为中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忠诚和孝顺。他不仅履行了对父亲的忠诚,还报了仇,又想让寿臣事晋,但寿不从。于是,他诈称耳聋,手不制物,辞归,以文籍自娱,终身不复至成都。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