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燕王皝迁都龙城,赦其境内。
建威将军翰言于皝曰:“宇文强盛日久,屡为国患。今逸豆归篡窃得国,群情不附。加之性识庸暗,将帅非才,国无防卫,军无部伍。臣久在其国,悉其地形;虽远附强羯,声势不接,无益救援;今若击之,百举百克。然高句丽去国密迩,常有闚之志。彼知宇文既亡,祸将及己,必乘虚深入,掩吾不备。若少留兵则不足以守,多留兵则不足以行。此心腹之患也,宜先除之;观其势力,一举可克。宇文自守之虏,必不能远来争利。既取高句丽,还取宇文,如返手耳。二国既平,利尽东海,国富兵强,无返顾之忧,然后中原可图也。”皝曰:“善!”将击高句丽。高句丽有二道,其北道平阔,南道险狭,众欲从北道。翰曰:“虏以常情料之,必谓大军从北道,当重北而轻南。王宜帅锐兵从南道击之,出其不意,丸都不足取也。别遣偏师出北道,纵有蹉跌,其腹心己溃,四支无能为也。”皝从之。

译文:

冬十月,燕王慕容皝迁都龙城,赦免了境内的罪犯。

建威将军高翰对慕容皝说:“宇文氏强盛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多次成为国家的敌人。现在逸豆归篡夺了国家的政权,人心并不支持他。加之他性格愚蠢,见识平庸,将帅无能,国家没有防卫,军队没有编制。臣下在该国多年,了解他们的地形。虽然他们依附强大的羯族,但声势并没有连接起来,不能对我们形成帮助。现在如果他们进攻我们,我们百次出击都能胜利。但是高句丽离我们的国境很近,他们经常有侵犯的打算。他们知道宇文氏已经灭亡,祸患将要降临到他们自己头上,一定会乘虚深入,突袭我们的不备之处。如果留下少量的兵力防守,则不足以防御;如果留下过多的兵力,又不足以行动。这是心腹大患,应当首先消除掉它。观察他们的势力,一举就可以消灭他们。宇文氏自保的敌人,一定不能远离来争夺利益。夺取了高句丽之后,再回兵攻打宇文氏,就像翻转手一样容易。两个国家的战事结束之后,利益全部在东海之滨,国家富饶,兵力强大,没有回头顾盼的忧虑,然后才可以图谋中原。”慕容说:“好!”准备进攻高句丽。高句丽有两条通道,北道平缓开阔,南道险峻狭窄,人们打算从北道进攻。高翰说:“按照一般人的猜测,必定认为大军会从北道进攻,重在北路而轻视南路。大王应该率领精锐部队从南路进攻,出其不意,丸都不值得占领。另外派一支偏师从北道进攻,即使出现失败,他的心腹已经崩溃,四路军队也无力抵抗了。”慕容听从了他的建议。

赏析:

本段文字选自《资治通鉴》,记录了晋代时期一个著名战役——慕容皝攻陷高句丽的经过。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慕容皝的军事战略和高翰的军事策略。

从军事战略上来看,高翰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先发制人。他主张先消灭高句丽这个心腹之患,然后再集中力量去对付另一个国家。这种先发制人的战略思想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只有先消灭敌人的要害所在,才能更好地掌握战局,取得胜利。

从高翰的军事策略上看,他提出了“别遣偏师出北道”的建议。他认为,如果大军从北路进攻,敌人可能会集中力量防守北路,而忽视南路。这样,他们就会陷入被动局面,被我军击败。而如果派出一支偏师从北路进攻,即使出现失败,他们的心腹也已经崩溃,四肢无力再抵抗。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在战场上占据主动地位,取得胜利。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古代战争的一些特点。例如,战争需要根据敌情制定战略,要根据地形选择合适的进攻路线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时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