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闻之,与健书,侮嫚之。以张琚弟先为征虏将军,帅众万三千逆战于潼关之北。先兵大败,走还长安。洪悉召关中之众以拒健。洪弟郁劝洪迎健,洪不从;郁帅所部降于健。
健遣苻雄徇渭北。氐酋毛受屯高陵,徐磋屯好畤,羌酋白犊屯黄白,众各数万,皆斩洪使,遣子降于健。苻菁、鱼遵所过城邑,无不降附。洪惧,固守长安。
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会于昌城,将攻鄴。魏主闵自将击之,战于苍亭,贺度等大败,死者二万八千人,追斩靳豚于阴安,尽俘其众而归。闵戎卒三十馀万,旌旗、钲鼓绵亘百馀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也。
故晋散骑常侍陇西辛谧,有高名,历刘、石之世,征辟皆不就;闵备礼征为太常。谧遗闵书,以为:“物极则反,致至则危。君王功已成矣,宜因兹大捷,归身晋朝,必有由、夷之廉,享松、乔之寿矣。”因不食而卒。

诗句:

  • 1. 资治通鉴·卷九十八·晋纪二十

译文:

  • 1. 我听闻此事,给苻健写信,侮辱他。派我的弟弟张琚为征虏将军,率兵一万三千人于潼关以北迎战。我军大败,退守长安。我召集关中所有士兵以抵抗苻健。我的弟弟杜郁劝我迎接苻健,我没有听从;杜郁率领部队投降了苻健。
  • 2. 苻健派遣苻雄巡视渭北地区。氐族酋长毛受驻扎在高陵,徐磋驻扎在好畤,羌族酋长白犊驻扎在黄白,各部都有数万兵力,都杀死了我派去的人,并派儿子向苻健投降。苻菁、鱼遵所经过的城镇,无不投降归附。我感到恐惧,固守长安。
  • 3. 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在昌城会合,准备进攻邺城。魏主拓跋闵亲自率军迎击他们,在苍亭交战,张贺度等人惨败,战死二万八千人,在阴安追击并斩杀靳豚,将其全部俘虏后返回。拓跋闵的部队有三十多万人,旌旗、号角声势浩大,绵延百多里,即使石氏的势力再强盛,也无人能超越。
  • 4. 故晋散骑常侍陇西辛谧,名声很高,历经刘氏和石氏两朝,但都未接受征召。拓跋闵备礼征聘他为太常。辛谧给拓跋闵写信说:“物极则反,事至则危。君王的功业已经成就,应该趁此大胜之机,回归晋朝,一定会像夷吾、子玉那样廉洁,享受松、乔那样的长寿。”辛谧因此不进食就去世了。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北魏拓跋闵与苻健之间的战争过程,以及双方的军事部署和战略决策。诗中通过描绘人物的行动和心理活动,展现了战争的激烈程度和双方的战术策略。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疾苦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