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苻健入长安,以民心思晋,乃遣参军杜山伯诣建康献捷,并修好于桓温。于是秦、雍夷夏皆附之。赵凉州刺史石宁独据上邽不下,十二月,苻雄击斩之。
蔡谟除司徒,三年不就职;诏书屡下,太后遣使谕意,谟终不受。于是帝临轩,遣侍中纪据、黄门郎丁纂征谟;谟陈疾笃,使主簿谢攸陈让。自旦至申,使者十馀返,而谟不至。时帝方八岁,甚倦,问左右曰:“所召人何以至今不来?临轩何时当竟?”太后以君臣俱疲,乃诏:“必不来者,宜罢朝。”中军将军殷浩奏免吏部尚书江虨官。会稽王昱令曹曰:“蔡公傲违上命,无人臣之礼。若人主卑屈于上,大义不行于下,亦不知所以为政矣。”公卿乃奏:“谟悖慢傲上,罪同不臣,请送廷尉以正刑书。”谟惧,帅子弟素服诣阙稽颡,自到廷尉待罪。殷浩欲加谟大辟。会徐州刺史荀羡入朝,浩以问羡,羡曰:“蔡公今日事危,明日必有桓、文之举。”浩乃止。下诏免谟为庶人。
资治通鉴 · 卷九十八 · 晋纪二十
【原文】:甲午,苻健入长安,以民思晋,乃遣参军杜山伯诣建康献捷,并修好于桓温。于是秦、雍夷夏皆附之。赵凉州刺史石宁独据上邽不下,十二月,苻雄击斩之。
蔡谟除司徒,三年不就职;诏书屡下,太后遣使谕意,谟终不受。于是帝临轩,遣侍中纪据、黄门郎丁纂征谟;谟陈疾笃,使主簿谢攸陈让。自旦至申,使者十馀返,而谟不至。时帝方八岁,甚倦,问左右曰:“所召人何以至今不来?临轩何时当竟?”太后以君臣俱疲,乃诏:“必不来者,宜罢朝。”中军将军殷浩奏免吏部尚书江虨官。会稽王昱令曹曰:“蔡公傲违上命,无人臣之礼。若人主卑屈于上,大义不行于下,亦不知所以为政矣。”公卿乃奏:“谟悖慢傲上,罪同不臣,请送廷尉以正刑书。”谟惧,帅子弟素服诣阙稽颡,自到廷尉待罪。殷浩欲加谟大辟。会徐州刺史荀羡入朝,浩以问羡,羡曰:“蔡公今日事危,明日必有桓、文之举。”浩乃止。下诏免谟为庶人。
【译文】:甲戌年(公元384年),前秦国君苻健进入长安,因为民众思念东晋,于是他派遣参军杜山伯前往东晋首都建康献捷,并表示与东晋友好相处。于是前秦和西秦的百姓都归附了前秦。前赵的凉州刺史石宁独自占据上邽不肯投降,到了十二月,苻雄出击斩杀了他。
蔡谟被任命作司徒,但他三年都不去就任。朝廷多次发布诏书,太后派人传话说要他来任职,但蔡谟始终不接受。于是孝武帝亲自来到宫殿,派侍中纪据、黄门郎丁纂去征召蔡谟。蔡谟称病很重,让他的主簿谢攸上书推辞。从早晨一直到中午,有十多位使者来回催促,但是蔡谟都没有出现。这时孝武帝才八岁,感到很疲倦,便问身边的人说:“今天召见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来?皇上什么时候能够到这里来?”太后因为君臣都感到疲倦,于是发布诏令:“如果今天召见的人坚决不来,应该停止这次召见。”中军将军殷浩上书奏请免除吏部尚书江虨的官职。会稽王司马昱命令手下人说:“蔡谟傲慢违背皇帝的命令,没有臣子的礼节。如果君主在皇帝面前卑躬屈膝,那么在大义面前就不能有所行动,也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了。”公卿们于是上奏说:“蔡谟悖逆傲慢违背上命,罪同不臣,请把蔡谟送到廷尉处接受惩罚。”蔡谟害怕了,带领自己的子弟身着素衣拜伏在宫殿台阶下,自己到廷尉等待处罚。殷浩想要给蔡谟加上死刑的大罪。恰好徐州刺史荀羡前来京城,殷浩向他询问这件事,荀羡说:“蔡谟今天的境遇非常危险,明天一定会有大的行动。”殷浩于是停止了对蔡谟的处罚。诏令免去蔡谟的官职,降为平民。
【赏析】:本文记载了淝水之战前的一系列事件。前秦的苻健进入长安后,苻雄击败了石宁。接着,蔡谟被任命为司徒,但他三年都不到职,并且拒绝接受诏书。最后,孝武帝亲自来到宫殿,试图召回蔡谟,但蔡谟仍然拒绝。最终他被废为平民并被送往廷尉。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紧张和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