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襄屯历阳,以燕、秦方强,未有北伐之志,乃夹淮广兴屯田,训厉将士。殷浩在寿春,恶其强盛,囚襄诸弟,屡遣刺客刺之,刺客皆以情告襄。安北将军魏统卒,弟憬代领部曲。浩潜遣憬帅众五千袭之,襄斩憬,并其众。浩愈恶之,使龙骧将军刘启守谯,迁襄于梁国蠡台,表授梁国内史。
魏憬子弟数往来寿春,襄益疑惧,遣参军权翼使于浩。浩曰:“身与姚平北共为王臣,休戚同之。平北每举动自专,甚失辅车之理,岂所望也!”翼曰:“平北英姿绝世,拥兵数万而远归晋室者,以朝廷有道,宰辅明哲故也。今将军轻信谗慝之言,与平北有隙,愚谓猜嫌之端,在此不在彼也。”浩曰:“平北姿性豪迈,生杀自由,又纵小人掠夺吾马。王臣之体,固若是乎?”翼曰:“平北归命圣朝,岂肯妄杀无辜!奸宄之人,亦王法所不容也,杀之何害!”浩曰:“然则掠马何也?”翼曰:“将军谓平北雄武难制,终将讨之,故取马欲以自卫耳。”浩笑曰:“何至是也!”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描述了晋怀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姚襄屯兵历阳,燕、秦两国强大,他没有北伐的意愿,因此他在淮河一带广设屯田,训练士兵。殷浩在寿春对姚襄的势力感到威胁,因此将他的几个弟弟囚禁起来,并派遣刺客刺杀了姚襄。魏统死后,他的弟弟魏憬接管了他的部曲。殷浩暗中让魏憬率领五千人袭击姚襄,姚襄杀掉了魏憬,并吞并了他的部队。殷浩对此更加厌恶,派刘启守卫谯城,把姚襄迁到了梁国的蠡台,任命他为梁国内史。

魏憬和他的子弟多次往返于寿春,这让姚襄更加怀疑和恐惧。他派参军权翼去向殷浩求助。殷浩说:“我和姚平北是王臣,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他的举动都是自作主张,这很不符合辅助帝王的原则,我怎么可能期望呢?”权翼说:“姚平北英俊非凡,他拥有数万的军队却愿意回归晋室,是因为朝廷有道,宰相英明。现在将军轻信谗言,与姚平北产生裂痕,我认为猜疑和猜忌的问题,在于双方,而不在他。”殷浩说:“姚平北归顺朝廷,怎么会随意杀害无辜的人呢?那些奸佞之徒也触犯了王法,杀死他们又有何害处?”权翼说:“将军您认为姚平北难以控制,最终会讨伐他,所以他取走马匹是为了自卫吧。”殷浩笑着说:“何须至此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