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好文学,明辩过人,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力敌百夫,善骑射击刺,少有令誉。坚爱重之,常与共议国事。融经综内外,刑政修明,荐才扬滞,补益弘多。丕亦有文武才干,但治民断狱,皆亚于融。
威,苟太后之姑子也,素与魏王雄友善。生屡欲杀坚,赖威营救得免。威得幸于苟太后,坚事之如父。威知王猛之贤,常劝坚以国事任之,坚谓猛曰:“李公知君,犹鲍叔牙之知管仲也。”猛以兄事之。
燕主俊杀段龛,坑其徒三千馀人。
秋,七月,秦大将军冀州牧张平遣使请降,拜并州刺史。
八月,丁未,立皇后何氏。后,故散骑侍郎庐江何淮之女也。礼如咸康而不贺。
秦王坚以权翼为给事黄门侍郎,薛赞为中书侍郎,与王猛并掌机密。九月,追复太师鱼遵等官,以礼改葬,子孙存者皆随才擢叙。

《资治通鉴·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是司马光主编的中国古代历史著作,它详细记录了从西汉武帝时期至东晋末年约1400年间的历史事件。该文献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而且通过生动的叙述方式,展示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原文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融好文学,明辩过人,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力敌百夫,善骑射击刺,少有令誉。坚爱重之,常与共议国事。融经综内外,刑政修明,荐才扬滞,补益弘多。

  • 译文
    司马亮善于文学,他聪明过人,听过一遍就能记住,看过一遍就永远不会忘记。他擅长骑马射箭和击剑,年轻时就有很好的名声。苻坚非常器重他,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司马亮全面负责国家的内政外交,他的政策执行得十分完善,推荐了不少人才,补充了很多空缺。

  • 注释

  • 资治通鉴: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全书以时间为纬线,以事件为经线,系统地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之间的历史。

  • 融:即司马亮,他是西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因善于文学和军事才能而受到重视。

  • 文学:这里指司马亮的文学才华和记忆力。

  • 聪明过人:形容人智力出众,反应敏捷。

  • 耳闻则诵:指司马亮听过一遍就能背诵下来,显示出他记忆力极强。

  • 过目不忘:形容人记忆力极强,看过一遍就能记住。

  • 力敌百夫:指司马亮的力气大,能够单手打败一百个壮汉。

  • 善骑射:指司马亮擅长骑马和射箭。

  • 荐才扬滞:指推荐并提升才能不被重用的人。

  • 补益弘多:形容贡献巨大,益处广泛。

这首诗通过对司马亮的描述,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形象。他的政治才能、文学天赋、军事才能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历史巨著的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