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王坚,素有时誉,与故姚襄参军薛赞、权翼善。赞、翼密说坚曰:“主上猜忍暴虐,中外离心,方今宜主秦祀者,非殿下而谁!愿早为计,勿使它姓得之!”坚以问尚书吕婆楼,婆楼曰:“仆,刀镮上人耳,不足以办大事。仆里舍有王猛者,其人谋略不世出,殿下宜请而咨之。”坚因婆楼以招猛,一见如旧友,语及时事,坚大悦,自谓如刘玄德之遇诸葛孔明也。
六月,太史令康权言于秦主生曰:“昨夜三月并出,孛星入太微,连东井,自去月上旬,沉阴不雨,以至于今,将有下人谋上之祸。”生怒,以为妖言,扑杀之。
特进、领御史中丞梁平老等谓坚曰:“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怀异志,燕、晋二方,伺隙而动,恐祸发之日,家国俱亡。此殿下之事也,宜早图之!”坚心然之,畏生趫勇,未敢发。生夜对侍婢言曰:“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当除之。”婢以告坚及坚兄清河王法。法与梁平老及特进光禄大夫强汪,帅壮士数百潜入云龙门,坚与吕婆楼帅麾下三百人鼓噪继进,宿卫将士皆舍仗归坚。生犹醉寐,坚兵至,生惊问左右曰:“此辈何人?”左右曰:“贼也!”生曰:“何不拜之!”坚兵皆笑。生又大言:“何不速拜,不拜者斩之!”坚兵引生置别室,废为越王。寻杀之,谥曰厉王。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 · 晋纪二十二

译文:东海王坚,素有好的声誉,与故姚襄参军薛赞、权翼友善。薛赞、权翼秘密劝说坚曰:“主上猜忌残忍,暴虐不仁,内外离心,现在应当由殿下主掌秦祀的人,除了殿下还能有谁呢?希望早作计策,不要使他姓得志!”坚将此事告知尚书吕婆楼,吕婆楼说:“我只是一个刀环上的小人,不足以办成大事。我的家里有个王猛,他的谋略不是世出其右,殿下应该请而咨询他。”坚于是通过吕婆楼来招揽王猛,一见如故交,谈论时事,坚大悦,认为如同刘玄德遇到诸葛亮一样。

注释:东海王坚(?—355年),名坚,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因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而广受赞誉。在位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赏析:

此诗反映了东晋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东海王坚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手腕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而且善于运用智慧化解危机,赢得了他人的敬仰和信任。

诗中的“主上猜忌残暴”描绘了当时君主的昏庸无道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东海王坚能够洞察局势,提出解决之道,显示了他非凡的政治洞察力和应变能力。这种对国家大事的深刻理解和处理,体现了他在面对复杂局面时的冷静和智慧,也展示了他作为领袖的魄力和胆识。

诗中提到“内外离心”,揭示了当时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东海王坚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说明他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他通过团结各方力量,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诗中还提到了王猛这一关键人物,他是东海王坚的主谋之一。王猛以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协助东海王坚巩固政权,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他的形象在诗中被赋予了极高的评价,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

这首诗通过对东海王坚的政治智慧、领导才能和人格魅力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东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事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