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穆皇帝下兴宁二年(甲子,公元三六四年)
春,正月,丙辰,燕大赦。
二月,燕太傅评、龙骧将军李洪略地河南。
三月,庚戌朔,大阅户口,令所在土断,严其法制,谓之《庚戌制》。
帝信方士言,断谷饵药以求长生。侍中高崧谏曰:“此非成乘所宜为;陛下兹事,实日月之食。”不听。辛未,帝以药发,不能亲万机,褚太后复临朝摄政。
夏,四月,甲辰,燕李洪攻许昌、汝南,败晋兵于悬瓠,颍川太守李福战死,汝南太守硃斌奔寿春,陈郡太守硃辅退保彭城。大司马温遣西中郎将袁真等御之,温帅舟师屯合肥。燕人遂拔许昌、汝南、陈郡,徙万馀户于幽、冀二州,遣镇南将军慕容尘屯许昌。
五月,戊辰,以扬州刺史王述为尚书令。加大司马温扬州牧、录尚书事。壬申,使侍中召温入参朝政,温辞不至。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一 · 晋纪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兴宁二年(甲子,公元三六四年)
春,正月,丙辰,燕大赦。二月,燕太傅评、龙骧将军李洪略地河南。三月,庚戌朔,大阅户口,令所在土断,严其法制,谓之《庚戌制》。帝信方士言,断谷饵药以求长生。侍中高崧谏曰:“此非成乘所宜为;陛下兹事,实日月之食。”不听。夏,四月,甲辰,燕李洪攻许昌、汝南,败晋兵于悬瓠,颍川太守李福战死,汝南太守硃斌奔寿春,陈郡太守硃辅退保彭城。五月,戊辰,以扬州刺史王述为尚书令。加大司马温扬州牧、录尚书事。壬申,使侍中召温入参朝政,温辞不至。
赏析:
晋纪二十三记录了晋穆帝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和决策。从这一记录中我们了解到,前燕的国主穆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措施,包括大赦、土地改革、以及对外军事行动等。这些举措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以及国主对于国家治理的考虑。
前燕在这一年进行了一次大赦,这可能是出于对国内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追求,同时也可能为了缓解民众的不满或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大赦之后,国主似乎希望通过法律制度来加强国家的控制力,如实施《庚戌制》,这可能是一种加强中央集权的尝试。
前燕在军事上也采取了积极行动。例如,前燕派出李洪率军攻打许昌和汝南等地,并在战斗中击败了东晋的守军。这些军事行动可能是为了扩展领土和增强军事力量。同时,前燕还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巩固其影响力,比如派遣使者与东晋沟通,并试图影响东晋的政策决定。
晋纪二十三记录的事件反映了前燕在这一时期内的战略布局和内政措施。通过这些举措,前燕希望能够维护其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同时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然而,这些努力的效果还需要根据后续的历史发展来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