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屠维大荒落,尽上章敦牂,凡二年。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公元三六九年)
春,三月,大司马温请与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愔在北府,温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而愔暗于事机,乃遗温笺,欲共奖王室,请督所部出河上。愔子超为温参军,取视,寸寸毁裂,乃更作愔笺,自陈非将帅才,不堪军旅,老病,乞闲地自养,劝温并领己所统。温得笺大喜,即转愔冠军将军、会稽内史,温自领徐、兗二州刺史。夏,四月,庚戌,温帅步骑五万发姑孰。
甲子,燕主立皇后可足浑氏,太后从弟尚书令豫章公翼之女也。
大司马温自兗州伐燕。郗超曰:“道远,汴水又浅,恐漕运难通。”温不从。六月,辛丑,温至金乡,天旱,水道绝,温使冠军将军毛虎生凿巨野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虎生,宝之子也。温引舟师自清水入河,舳舻数百里。郗超曰:“清水入河,难以通运。若寇不战,运道又绝,因敌为资,复无所得,此危道也。不若尽举见众直趋鄴城,彼畏公威名,必望风逃溃,北归辽、碣。若能出战,则事可立决。若欲城鄴而守之,则当此盛夏,难为功力。百姓布野,尽为官有,易水以南必交臂请命矣。但恐明公以此计轻锐,胜负难必,欲务持重,则莫若顿兵河、济,控引漕运,俟资储充备,至来夏乃进兵;虽如赊迟,然期于成功而已。舍此二策而连军北上,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以日月相引,渐及秋冬,水更涩滞。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于时所忧,非独无食而已。”温又不从。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公元369年)
诗的翻译
在晋朝海西公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请求联合徐、兖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共同对抗北方的侵略势力。起初,桓温在北府任职时,常说:“京口的酒可以饮用,军队是可靠的。”但他对郗愔有所顾忌,未能让他担任要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晋朝时期的政治事件,展示了桓温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军事战略的考虑。诗中表达了桓温对于军事行动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军需物资的运输和供应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体现了当时战争条件下的后勤保障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京口酒可饮,兵可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特点,即在军事紧张的情况下,民众的生活依然得以维持,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历史风貌。此外,通过对比桓温与郗愔等人的关系,诗也揭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和权力斗争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