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将军慕容垂言于秦王坚曰:“臣叔父评,燕之恶来辈也,不宜复污圣朝,愿陛下为燕戮之。”坚乃出评为范阳太守,燕之诸王悉补边郡。
臣光曰:古之人,灭人之国而人悦,何哉?为人除害故也。彼慕容评者,蔽君专政,忌贤疾功,愚暗贪虐,以丧其国,国亡不死,逃遁见擒。秦王坚不以为诛首,又从而宠秩之,是爱一人而不爱一国之人也,其失人心多矣。是以施恩于人而人莫之恩,尽诚于人而人莫之诚。卒于功名不遂,容身无所,由不得其道故也。
三月,戊年,遣侍中王坦之征大司马温入辅,温复辞。
秦王坚诏:“关东之民学通一经,才成一艺者,在所郡县以礼送之。在官百石以上,学不通一经,才不成一艺者,罢遣还民。”
夏,四月,徙海西公于吴县西柴里,敕吴国内史刁彝防卫,又遣御史顾允监察之。彝,协之子也。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三
晋纪二十五
前言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五代的终结,共1362年的历史。该书以年号为纲,详述了历代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生平事迹。本篇将详细叙述晋纪二十五的内容,包括相关诗句、译文及赏析。
译文与注释
1. 诗句原文与解析
慕容垂向秦王坚进言:“臣叔父评,燕之恶来辈也,不宜复污圣朝,愿陛下为燕戮之。”
2. 译文
慕容垂建议秦王坚杀掉他叔父慕容评,因为慕容评是燕国的恶来一类的人物,不应再玷污圣明的朝廷。
3. 赏析
慕容垂的建议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责任感的强烈情感。他不仅考虑个人安危,更关心国家的长远利益。他的忠心和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4. 诗句原文与解析
秦王坚出评为范阳太守,燕之诸王悉补边郡
“秦王坚出评为范阳太守,燕之诸王悉补边郡”表明秦王坚任命慕容评到范阳担任太守,同时让其他燕国诸侯王到边远地区做官。
5. 译文
秦王坚任命慕容评为范阳太守,并且让其他燕国的诸侯王到边远的郡县做官。
6. 赏析
这一措施反映了秦王坚对国内各势力均衡处理的决策,同时也显示了他在处理国内矛盾时采取的策略性手段,试图通过平衡各方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7. 诗句原文与解析
臣光曰:古之人,灭人之国而人悦,何哉?为人除害故也。
“臣光曰:古之人,灭人之国而人悦,何哉?为人除害故也”表达了司马光的观点,他认为古代的人在消灭一个国家后,人民会很高兴,这是因为他们帮助消除了祸害。
8. 译文
司马光说:古代的人在灭亡别人的国家之后,人民会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帮助除掉了祸害。
9. 赏析
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在对外扩张或内部治理中,往往需要借助于战争或者政治手段来达到目的,而这种方式虽然残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和认可。这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任何形式的冲突和斗争都应当寻求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结论
《资治通鉴》是一部内容丰富且引人深思的史书,通过对晋纪二十五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维性。通过这些历史故事,我们应吸取教训,珍惜和平,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