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冲使扬威将军硃绰击秦荆州刺史都贵于襄阳,焚践沔北屯田,掠六百馀户而还。
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硃肜曰:“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尚书左仆射权翼曰:“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以臣观之,未可图也。”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福德在吴。伐之,必有天殃。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天道幽远,未易可知。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淫虐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坚曰:“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吾当内断于心耳!”

【诗句】:桓冲使扬威将军朱绰击秦荆州刺史都贵于襄阳,焚践沔北屯田,掠六百馀户而还。

【译文】:桓冲派遣扬威将军朱绰攻打秦朝和东晋的荆州刺史都贵,在襄阳焚烧并破坏沔北的屯田,掠夺了六百多户人家后返回。

【关键词注释】: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四 · 晋纪二十六:资治通鉴是一部古代中国历史记录,记载了从战国时期至宋代的历史事件。晋纪二十六则是指晋朝的二十六年历史。

桓冲:西晋时期的名将,曾任荆州刺史,镇守襄阳。

朱绰:桓冲麾下将领,扬威将军,参与了这次对都贵的军事行动。

秦荆州:指当时的秦国在荆州的统治地区。

都贵:指的是当时秦国在荆州的刺史。

襄阳: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襄樊市,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军事基地之一。

沔北:指长江以北的地区,这里特指沔阳地区,即今湖北一带。

屯田:指在边境或战略要地设立的屯垦区,用以安置军队和提供粮草。

六百馀户:大约六百多户人家,被掠夺的对象。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东晋时期桓冲与秦晋之间的战争。诗中描述了桓冲派兵攻打秦荆州的情况,以及他们在襄阳焚烧农田、掠夺百姓的行为。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谢安、桓冲等人的主张和意见,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各方势力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展示了东晋时期文人对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