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月,燕高阳王隆引龙城之甲入中山,军容精整,燕人之气稍振。
休官权万世帅众降西秦。燕主垂遣征东将军平规发兵冀州。二月,规以博陵、武邑、长乐三郡兵反于鲁口,其从子冀州刺史喜谏,不听。规弟海阳令翰亦起兵于辽西以应之。垂遣镇东将军馀嵩击规,嵩败死。垂自将击规,军至鲁口,规弃众,将妻子及平喜等数十人走渡河,垂引兵还。翰引兵趣龙城,清河公会遣东阳公根等击翰,破之,翰走山南。
三月,庚子,燕主垂留范阳王德守中山,引兵密发。逾青岭,经天门,凿山通道,出魏不意,直指云中。魏陈留公虔帅部落三万馀家镇平城;垂至猎岭,以辽西王农、高阳王隆为前锋以袭之。是时,燕兵新败,皆畏魏,惟龙城兵勇锐争先。虔素不设备,闰月,乙卯,燕军至平城,虔乃觉之,帅麾下出战,败死,燕军尽收其部落。魏王珪震怖,欲走,诸部闻虔死,皆有贰心,珪不知所适。
燕高阳王隆引龙城之甲入中山 军容严整,振燕士气
燕主垂在春正月时派出他的将领征东将军平规前往冀州,以图恢复和稳定局势。然而,在二月,平规率领的博陵、武邑、长乐三郡兵却在鲁口反叛,其从子冀州刺史喜对此提出了警告却遭到了拒绝。与此同时,龙城(今辽宁朝阳)的龙城王高阳王隆也带领着精壮的士兵进入中山(今河北正定),此举使得燕国的军事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也为后续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月庚子日,燕主垂决定继续巩固和发展他在中山的地位。他不仅亲自指挥军队进攻西秦国,更是派遣辽西王农和高阳王隆作为前锋,向魏的防线发起更猛烈的冲击。这一战略部署不仅展示了垂的决心,也体现了他深谋远虑的政治军事策略。
此次北伐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燕国的这次行动无疑加深了北魏对燕国的军事压力。同时,通过与西秦的联合,燕国在战略上获得了一定的优势,为未来可能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此外,燕主垂的这一行为也显示了他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大义的承诺与决心。
尽管燕军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后他们因畏惧北魏的强大而退缩。这种心理因素导致了燕国内部的矛盾加剧,进一步削弱了其国力和战斗力。然而,燕主垂及其将领们并未放弃抵抗,而是通过内部调整和外部交涉,试图找到突破点,重新点燃国内民众和军队的斗志。
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不仅考验了燕国的军事和政治能力,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如何运用战略眼光、应对强敌以及维持国家统一的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