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谓农、隆曰:“观道通志趣,必反无疑,宜早除之。”农、隆曰:“今寇敌内侮,中土纷纭,社稷之危,有如累卵。会镇抚旧都,远赴国难,其威名之重,足以震动四邻。逆状未彰而遽杀之,岂徒伤父子恩,亦恐大损威望。”宝曰:“会逆志已成,卿等慈恕,不忍早杀,恐一旦为变,必先害诸父,然后及吾,至时勿悔自负也!”会闻之,益惧。
夏,四月,癸酉,宝宿广都黄榆谷。会遣其党仇尼归、吴提染干帅壮士二十馀人分道袭农、隆,杀隆于账下;农被重创,执仇尼归,逃入山中。会以仇尼归被执,事终显发,乃夜诣宝曰:“农、隆谋逆,臣已除之。”宝欲讨会,阳为好言以安之曰:“吾固疑二王久矣,除之甚善。”
甲戌,旦,会立仗严备,乃引道。会欲弃隆丧,馀崇涕泣固请,乃听载随军,农出,自归,宝呵之曰:“何以自负邪!”命执之。行十馀里,宝顾召群臣食,且议农罪。会就坐,宝目卫军将军慕舆腾使斩会,伤其首,不能杀。会走赴其军,勒兵攻宝。宝帅数百骑驰二百里,晡时,至龙城。会遣骑追至石城,不及。
这首诗是晋武帝司马炎在《资治通鉴》中的一篇。
诗句:
-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九 · 晋纪三十一
- 会遣其党仇尼归、吴提染干帅壮士二十馀人分道袭农、隆,杀隆于账下;农被重创,执仇尼归,逃入山中。
- 会以仇尼归被执,事终显发,乃夜诣宝曰:“农、隆谋逆,臣已除之。”宝欲讨会,阳为好言以安之曰。
译文:
- 晋武帝司马炎派遣他的部将仇尼归和吴提染干率领二十多名壮士分别袭击刘农和刘隆。仇尼归在帐下杀死了刘隆;刘农受到重伤,被仇尼归抓住。于是刘农逃入深山之中。
- 刘会因为仇尼归被抓获,事情最终被暴露,于是在夜晚去见司马炎,对司马炎说:“刘农和刘隆阴谋叛逆,我已经除掉了他们。”司马炎想要讨伐刘会,假装友好来安抚他,对他说:“我早就怀疑你们两个心怀不轨,现在除掉他们非常合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晋武帝司马炎处理刘农和刘隆的叛变事件,展现了司马炎的果断和英明。他能够迅速识破敌人的阴谋,及时采取行动铲除敌人。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对待敌人时的宽容和仁慈,没有轻易地伤害无辜。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