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尚书左仆射王雅卒。
九月,癸丑,地震。
凉吕方降于秦,广武民三千馀户奔武威王利鹿孤。
冬,十一月,高雅之与孙恩战于馀姚,雅之败,走山阴,死者什七、八。诏以刘牢之都督会稽等五郡,帅众击恩,恩走入海。牢之东屯上虞,使刘裕戍句章。吴国内史袁崧筑沪渎垒以备恩。崧,乔之孙也。
会稽世子无显求领徐州,诏以元显为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扬、豫、徐、兗、青、幽、冀、并、荆、江、司、雍、梁、益、交、广十六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封其子彦玮为东海王。
乞伏乾归至长安,秦王兴以为都督河南诸军事、河州刺史、归义侯。
久之,乞仗炽盘欲逃诣乾归,武威王利鹿孤追获之。利鹿孤将杀炽盘,广武公傉檀曰:“子而归父,无足深责,宜宥之以求大度。”利鹿孤从之。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体史书,它详细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广泛历史事件。以下是对《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晋纪三十三》相关诗句的解析:

  • 诗句翻译
  1.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晋纪三十三丁亥,尚书左仆射王雅卒。
  2. 九月,癸丑,地震。
  3. 凉吕方降于秦,广武民三千馀户奔武威王利鹿孤。
  4. 冬,十一月,高雅之与孙恩战于馀姚,雅之败,走山阴,死者什七、八。
  • 诗句注释
  1.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全书共294卷,涵盖了中国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
  2. “卷一百一十一·晋纪三十三”:指的是该诗出现在第111卷的第33篇,即东晋时期的第三十三届。
  3. “丁亥”和“九月”:分别代表日期和月份,丁亥日和九月是具体的时间信息,反映了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
  4. “凉吕方降于秦”:描述了一个历史事件,即凉州的吕方归降于秦国,这一举动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5. “广武民三千馀户奔武威王利鹿孤”:展示了因战乱而逃离家园的人们向新政权寻求庇护的情景。
  6. “冬,十一月”:指明了事件发生的季节和月份,为理解历史背景提供了时间线索。
  7. “高雅之与孙恩战于馀姚”:提到了具体的战役,高雅之在馀姚与孙恩交战,这场战斗对当地产生了影响。

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东晋时期的历史变迁、政治动荡以及民间生活的一些侧面。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还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